《制取氧气》教案一

《制取氧气》教案一

ID:5519749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16

《制取氧气》教案一_第1页
《制取氧气》教案一_第2页
《制取氧气》教案一_第3页
《制取氧气》教案一_第4页
《制取氧气》教案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取氧气》教案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制取氧气》教案一《制取氧气》教案一制取氧气教材分析:本节是典型的物质制取,是在上节学习《题3制取氧气》(第一时)的基础上,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复习,对实验室用n4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为此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也是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之一,因此本节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情分析:氧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的能力。而且在第一时中,学生也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

2、原理,因此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用n4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及合作能力。2、初步具有对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和迁移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1、对一般气体制取方法的总结归纳,使学生学会发现并总结事物的一般规律。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求实创

3、新的科学态度。教法和学法:本节采取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扮演着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角色。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与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被学生在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解决。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得到提升。教学用具:药品:n4环节1:复习提问导入新[提问]上节我们学到了几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复习]带领学生复习实验室中制氧气的三种方法:加热n4、分解H22或加热l3。[引出主体]结合上节的所学内容,本节我们重点讨论n4制2的过程。并让学生上黑板书写第一过程中的实验原

4、理——n4制2的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环节2:探究高锰酸钾制2的实验装置。[复习]实验室中任何一套实验装置都可以分为二个部分,即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的收集装置。[思考]n4制2时应选择什么样的发生装置?和什么样的收集装置?1、探究n4制2的发生装置如何选择?①多媒体展示:二套学过的气体发生装置。②多媒体展示出n4的状态,并让学生说出n4制2&nt;的反应条。③引导学生思考:n4制2应选择哪套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什么?④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后回答问题。2、n4制2的收集装置如何选择?①多媒体展示:三套化学上常用的收集方法的装置。

5、②复习:这三种收集方法分别依据了气体的哪些性质?③提出问题:氧气应该怎样收集?④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后回答问题。环节3:探究高锰酸钾制2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探究的过程设计如下所示: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后获取信息(如查阅资料、自由讨论等方式)→实验操作→解决问题→分析归纳,让学生了解了实验室制取2的思路和方法→延伸到让学生了解到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我设置了十个问题,依次如下:(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试管口为什么要塞一团棉花?(对比实验:一个盛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点n4

6、粉末。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试管口塞棉花的重要性。)(3)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4)固定加热前,要先做什么?目的是什么?怎么操作?()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放出时,能立即收集吗?为什么?什么时候才可以收集?用排水法收集2时,怎么知道氧气已满了?满的现象是什么?(6)收集满2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怎样放置在桌面上?(7)实验结束后,要撤装置,先撤什么?后撤什么?(8)如何检验一瓶气体就是氧气?(9)给你一瓶2,如何验满2?(10)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哪种方法收集到的2更纯净?环节4:后小结现在我们小结一下:(一)实验原

7、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气体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气体收集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四)收集方法及依据1排水法依据2不易溶于水的性质2向上排空气法依据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思考:这两种方法收集到的气体哪种方法更纯净?(五)检验及验满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复燃了,则气体是氧气。验满:1、排水法:当大量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2已满;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六)放置方法:正立放在桌子上,并盖上毛玻璃片。依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的

8、性质。环节:板书设计(一)实验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气体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气体收集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三)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四)检验:(五)验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