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94126
大小:8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5-02
《刘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案例名称欢庆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学生提供者刘婧课时1一、教材内容分析 《欢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诗歌。本诗共两句8行,写的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它和后面的《北京》、《我们成功了》等课文相互联系,突出本单元“爱祖国”这个专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和前面第二单元“学校生活”相连,传递着人性的光辉,升华了人类的
2、智慧。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目标:1、认识7个生字。 2、熟读课文,并能读准每个字的读音。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2、学会搜集资料。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读、悟”等方式,对祖国母亲产生深深的爱。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都是7、8岁的孩子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国庆的感性认识,并有对历史的认识学生思维活跃,能跟上教师的思路,并用完整的话回答老师的提问;学生学习不具有自觉性,需要教师设计好教学环节,并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指
3、导;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0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质疑、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采用抒发感受、编儿歌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和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创新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不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在进行大量的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网络上大量阅读的能力,、协作学习、口语
4、交流、分组汇报,完成课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写作表达,促使小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飞速提高,提高教学效率。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本节课是学生在多谋体教室。·小学人教版语文新教材二年级第三册·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网络资源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10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第一阶段(一)、谈话导入,情境牵引1、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并且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那谁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十月一日),是的,我们把这一天叫“国庆节”。现在我们来说说国庆节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学生可能
5、会说大街上非常热闹、国庆节放了七天假、国庆节里我去了哪儿游玩……)这是我们老百姓欢庆祖国妈妈生日的方式,那军人会用什么方式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呢?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录像。(光盘播放“阅兵式”的情景)学生畅谈观看后的感受。(他们可能会说场面壮观、步伐整齐、气势宏伟……)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课的导入我先通过光盘播放,让学生观看“阅兵式”的情景,将学生带入欢庆的行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庆和欢乐的氛围。然后学生结合亲身体会,理解课题“欢庆”就是“欢乐地庆祝”的意思。】10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第
6、二阶段(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2、观看光盘,跟着光盘朗读课文中有注音的生字。3、巧记生字。我先教给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换一换”等方法帮助记忆,然后挑生认读未注音的生字,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它的,再给它组个词,还可以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如: 庆:广加大是庆(欢庆)。 [加一加] 洁:出示“结”与“桔”进行形近字认读(洁白)。[比一比] 奏:“春”字去日添上天是揍
7、(奏起)。 [换一换]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由字到词,由简到难,利于巩固。10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第三阶段(三)、指导朗读,读中感悟1、学生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然后说说这首小诗共有几句话?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这首诗共有2句话,读了这首诗我知道了田野献上果实,枫林举起旗帜,蓝天飞着鸽子,大海奏起乐曲……) 2、朗读课文:以师范读、生带读、个人读、比赛读、齐读等方式指导、练习朗读。 学生听光盘播放课文范读,边听边欣赏诗歌描写的画面.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来感悟诗意,培养学
8、生朗读的感觉和情绪,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喜欢阅读的目的。并且学生能从读中感悟出人们欢庆国庆那种喜庆、欢乐的气氛。10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第四阶段(四)、练习巩固,情感升华 1、把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见光盘) 飞翔 在 鸽子 蓝天上 洁白的 答案:洁白的鸽子在蓝天上飞翔。2、问答题。A、我国的首都在哪里? (北京)B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