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89317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2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性的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教师提问不当,会使学生情绪受抑,思维受阻,造成课堂“冷场”。国外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技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因此,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提问是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策略,其主要功能有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思维,考察学生理解程度等。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对教师而言,还具有检查教学目标、重新组织教学等作用。但在使用提问这一方法,究其效率,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从教以来,对此问题颇有心得,浅说如下。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美国的布如斐和古德已经对教学提问作了初步的分类,其中对提问的时间就作了20年研究;在《教育学概论》与《教育方法概论》中也有简单涉及。美术教学中的提问,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提问在原则上是一致的。如教师对学生的提问需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进展情况来进行,提问不应是随机的、无准备的,应进行相应的设计。所提出的问题应多样化,应当激发学生思考,最好能包含有为什么、如何做,以及要求解释、比较、判断或找出因素、关系、用途等内容;问题应适合学生的能力、兴趣、学习经验等;提问所用的文字语句,应简要明晰,避免学生产生模糊混乱的感觉;问题的数量一次不宜太多,提问应贯彻先易后难的原则。对学生的问题,应当面反馈。而美术教学中的提问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环境、设施、对象等进行灵活运用。其中,提问的准确性,是一般的青年教师难以把握。而有教学素养与教学经验的教师在提问时,根据对教材的深度理解与对学生的了解及须解决的问题,对问题的准确性把握的较好,在教学时,两类教师的提问显示出不同的素养与把握的方向。A问题1:怎样赏析《拾穗者》中劳动者的形象?新教师师:你们看,这三位妇女弯着腰在拣麦穗,她们累不累?生:累!师:你们看,她们的皮肤红里透黑,是不是长期被太阳晒的?生:是!师:她们苦不苦啊?生:苦!有经验教师:师:(……)我们不妨对作品局部的观察、分析,如:三位妇女的动态……生:田里零星的麦穗很少,而长时间的弯腰拾捡是很累的,其中,右侧的那位妇女因累而想伸直身体休息一下,却站不直了。师:你怎么知道是因为累而站不直?生:有一次,我妈妈的耳环掉在公园的草坪上,我弯着腰帮她找了十几分钟,就累得站不直了,所以……师:刚才这位同学的经历纯属偶然,却对理解这幅作品起到了作用。同学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但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得有生活经历与体验,否则,很难深入理解作品,把握其主旨。因此,你们得做有心人。(接着欣赏)另二位妇女正专心致致地捡麦穗,而左侧的那位的手为什么放在后腰上?生:估计也是因为累的。师:累了,却不愿意停下来,即是想稍微休息,象右侧的那一位,她的眼睛还在……生;还在寻找麦穗! 师:这说明了什么?生1:说明家里很穷,需要靠捡麦穗来补充。生2:也说明爱惜粮食。解析:新教师:过于简单化了,学生得不到思维的练习,且停留在表面有经验的教师:问题紧扣主题,层层深入,而语言简练准确且富引导性,有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积极的思维,从获得新知识。B问题2:如何画准形?新教师:这个物体的外形接近圆形,中间的结构线呈等份分布,你们了解吗?有经验的教师:这个物体的外形接近什么几何形?它的高宽比例是?里面的主要结构线又呈什么几何形?之间比例关系又是怎样?……解析:新教师:这样的提问学生是被动接受,使之缺乏思考有经验教师:循序渐进式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观察思考C问题3:如何表现白色的暗部?新教师:谁知道白色的暗部应该是什么颜色?是不是紫灰色的?有经验教师:白色物体的暗部,以前我们是从素描关系来看待的,因此,它是呈灰色的。而现在,我们必须从色彩关系的角度来看。我现在做一个实体演示,你们要注意它的反光(在同一光线下,在白色暗部周围不断更换有色彩的物体)问:白色的暗部应该怎样表现?(学生回答:随着环境色的变化而变化)问:它在明度、纯度上应该是?(学生回答:……)解析:新教师1问作为了解尚可,2问就显得过于简单,作为答案告诉学生又显得不全面有经验的教师通过实体的实验,能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让学生从观察中得出结论。D问题4:对吴冠忠抽象作品《松魂》的欣赏新教师这幅作品以线的形式来表现,流畅而富有音乐感,你们说好不好?有经验的教师(出示蒙德里安的《开花的苹果树》等系列作品4幅)师:同学们,这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生:是一幅比一幅简练概括。(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从具象到抽象的介绍。然后欣赏潘天寿的《松》,再隆重推出吴冠忠的《松魂》)师:根据刚才的介绍与欣赏,你们对这幅作品有什么样的感受?解析:新教师:学生对抽象作品了解是肤浅的,这样提问,在导向上存在着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层层铺垫,层层引导,让学生对作品有一种感受力。教学提问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设置展开的,其目的在于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只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最终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起伏、有声有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精彩迭出的提问。提问除了语言或文字必要的规范性、准确性之外,更要讲艺术性。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很重要的环节,在一日活动中,提问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要反复地推敲,想想同样一个问题,应该如何去问?孩子们又会有什么不同的回应呢?在发散和集中的问题上,可能我们都知道,提问要注意发散性,要给孩子更多讨论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而这些问题关键还是在于老师。过去我们往往只准备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答案,它们的讲述也要求围绕老师的思路转。学习了二期课改后,使我们转变了“感情”、转变了“行动”。比如:在故事《取皮球》中,我只讲了故事的一个开头,接下来小朋友是拿了什么工具?用了什么办法?我都让孩子们自己去想,他们根据各自的生活 经验,作出不同的答案。有钩子、梯子、竹竿、水桶、渔网等。在他们得出各种不同答案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扩散思维都得到了提高。而最后有一个孩子说:“水倒进去,皮球就会浮起来的。”是呀/皮球在水里会浮起来的我没有顺着他就此结束,而是一句反问“真的是这样的吗?”一句话,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孩子们对水的沉浮产生了好奇,于是又一个活动生成……。如果我们执意要给孩子一个确定的观念,那么即使问题是开放的,也可能被教师加以人为限定,而归结到一个结论上去一、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提问随意性大。在一堂课中,有的教师提问多达二十多个问题,少则一两个甚至没有。根据什么需要设置问题?一些老师对此把握是模糊的,随意的。2.提问缺乏思考的价值。有的提问缺乏探究性,不能引发学生思维活动,事实性问题比例较高,让学生独立思考、答案开放,或让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的问题比较少。3.提问缺乏艺术性。由于问题过于呆板、机械,或者语言表达缺乏艺术性,致使学生很多时候成了“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4、提问深度把握不准。有些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有些问题过于深奥使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5.提问缺乏互动性。几乎没有教师为学生留出提问时间,也几乎没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教师反复重述或打断学生发言等现象却普遍存在。二、有效提问的内涵有效性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有效性的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三、课堂有效提问应注意的问题1.所提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所提问题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热点。教师就要围绕这些内容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热点的提问,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激发学生不同角度的思维,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2.提问应具有一定的深度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难易适度的问题,就能展开学生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能引导学生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分析和研究。3.多重提问应具有层次和梯度教师在突破重点、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已形成较明确的认识。这样,把问题一个一个地提出,又一个一个地被解决,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既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智能素质。4.提问应具有探究性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究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在学生解答完自己提出的问题后,教师还应留下具有生活化、又赋有探究性的空间,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去探究。课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逐渐明确研究思路,并实施研究,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整理、加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并撰写个小论文、小调查,还可组织交流或举行展示。通过开展“探究性教学”,一方面使学生们学得了很多科学知识和技能,但更为可贵的是使学生获得了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同时,具有勇于突破和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些独特的思维过程,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求异性。5.提问应把握时机提问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要与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努力抓住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最佳时机,进行提问。提问的课堂时机:一是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候;二是学生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的时候;三是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要注意把握提问的频率与契机。提问既要立足于学生共性的问题,又要兼顾学生中存在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同时还必须注意提出的问题,一定要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实际。提问的数量要具体分析、周密计划,教师既不能满堂问,也不能满堂灌。提问时,教师还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如果教师提问后能做到这样,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学生会自愿地给出更好的答案,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学生在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上的评论就会增加,他们会做出更多的以证据为基础和更具有预见性的回答;学生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评论会显示更大的自信;学生的成就感也会因此而明显增强。6.提问方式应多样根据教师的要求提问方式一般有:由浅入深式:提问的方式一般是有坡度,且是组合式的。争议式:设置一个不确定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质疑,从而展开讨论。反问式:可根据学生的问题,在语气上质疑性地询问。自问式:自我设疑而进行提问,自我不作回答,而是留给学生思考。悬疑式:对问题的疑难重点可进行悬疑式提问,通过较长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追问式:对问题的思考有一定逻辑性的演绎,跟由浅入深式有相似,但在时间上的衔接更为紧凑。综合式:可有以上的1-2,或2-3种方式综合运用。提问方式要灵活多样。提问的类型,按认知水平可分为知识水平(考查是什么)、理解水平(考查为什么)、应用水平(考查怎么用)、分析水平(考查分析能力)、综合水平(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和评价水平(考查评价能力)等六个由低到高不同层次水平的提问类型。7.提问反馈的及时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不作评价,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或者评价含糊其辞,叫学生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或者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或者过早把答案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维。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后,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指引。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进行学科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从而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也会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