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76487
大小:516.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4-30
《周界防范报警与电力电缆监控系统项目设计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周界防报警及电力电缆监控系统项目设计方案第一章前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发注重自己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安防产业也因此而得到迅速发展。随着计算机、通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步和相互渗透,安全防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并和其它子系统集成在一起构成智能建筑。安全防系统是智能大厦、智能小区、智能办公楼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安全监视、侵入报警、门禁控制以达到对人流、物流、车流的综合监控和管理。通过智能安全防系统,能为您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免去您不必要的忧虑,使您保持旺盛的精力,以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快节奏生活。周界报警系统顾名思
2、义就是通过红外线对射器对公司周围及一些重场所进行电子网管制系统,它是为了能时时而高效的对指定区域进行有效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周界报警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自动识别技术、光学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实现安全防管理的有效措施。适用各种机要部门,如银行、宾馆、机房、军械库、办公楼、办公室、智能化小区、工厂等。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周界报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周界报警系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防犯原理,它已经逐渐发展为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它在环境安全、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第
3、二章项目概述2.1系统现状办公楼周围外墙安装周界报警系统,利用主动红外移动探测器将外墙的周界控制起来,并连接到管理中心的计算机,当外来入侵翻越围墙、栅栏时,探测器会立即将报警信号发送到管理中心,同时启动联动装置和设备,对入侵者进行阻吓,可以进行联动的摄像和录像。设置了不同对数对射式红外报警探测器位于办公楼四周上,主要用于防止非法人员的侵入,设置不同台数报警主机,报警信号接入报警主机,对各种非法侵入活动进行报警。此系统的报警主机提安防监控系统的接口。两个系统紧密相连,方便办公楼保安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3.1本方案设计依据本方案设计根据甲方常规要求,并
4、遵循以下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设计规要求。主要包括: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J23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4943-95《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GB/T75-94《安全技术防规工程技术规》“CommercialBuildingTelecommunicationsWiringStandard”(《商业大楼通信布线标准》)ANSI/TIA/EIA-568A“TransmissionPe
5、rformanceSpecificationforFieldTestingofUnshieldedTwistedPairCablingSystems”(《非屏蔽双绞布线系统传输性能测试规》)TIA/EIATSB671995“Genericcablingforcustomerpremises”(《信息技术——建筑综合布线标准》)ISO/IEC11801:19953.2建设基本原则在建设整个系统时,我们本着技术先进、系统实用、结构合理、产品主流、低成本、低维护量作为基本原则,进行系统构架。1)技术的先进性整个系统选型、软硬件设备的配置均要符合高新技术的潮流,关键的视频数
6、字化,压缩、解压、码流、传输均采用国外工程建设中被广泛采用的技术与产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系统设计具有先进性,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保持一定的先进性。2)架构合理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来架构各个子系统组成稳定可靠大系统,使其能安全平稳地运行,有效地消除各子系统可能产生的瓶颈,选用合适的设备来保证各子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只有稳定可靠的系统才能确保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只有良好的数据共享,实时的故障修复,实时备份等才能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3)经济性在满足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建设成本。采用经济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利用现有设备和
7、资源,综合考虑系统的建设、升级和维护费用,不盲目投入。建设经费不足的地区,应先重点、后一般,分期投入、分期建设。4)实用性在设备选型时,主要依据我市的实际情况结合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占有率高的各类产品中选择具有最优性能价格比和扩充能力的产品。5)规性控制协议、编解码协议、接口协议、视频文件格式、传输协议等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6)可维护性所设计的系统和采用的产品应该是简单、实用、易操作、易维护。系统的易操作和易维护是保证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好本系统的条件。并且,系统应具备自检、故障诊断及故障弱化功能,在13出现故障时,应能得到及时、快速的维护。7)可管理性前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