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59102
大小:19.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29
《(10月份)关于预防煤气中毒致家长的一封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桓台县荆家镇荆四小学关于预防煤气中毒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您好!目前正值秋冬季节,为切实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学校希望家校互相配合,重视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学生防煤气中毒的警惕性及自护自救能力。特将此项工作告知学生家长。煤气中毒是人体吸入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而伤害人体的各个内脏器官导致人死亡的现象,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一、
2、煤气中毒的症状一般可分为:1、轻度煤气中毒: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2、中度煤气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3、重度煤气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二、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需冷静沉着,必须采取:1: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2: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3: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4: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三、如何防止煤气中毒: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3、正确使用炉子
3、燃具、煤气热水器等。4、学生租住房内必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亲爱的家长朋友,安全无小事,请在教育好孩子防止煤气中毒安全知识的同时,做好孩子交通、消防、出行、食品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嘱咐孩子文明出行、不在任何场所玩火、远离建筑工地、不到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玩耍。因安全事故多发生在校外、节假日,请加强对孩子的监管。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身心营造一道安全防线。桓台县荆家镇荆四小学年月日…………………………………………学校盖章………………………………………(沿此线剪下)桓台县荆家镇荆四小学关于预防煤气中毒致家长的一封信回执单你校送达《桓台县荆家镇荆四小学关于预防煤气中毒致家长的
4、一封信》已收悉,我将切实履行对自己孩子安全监管职责,配合学校认真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班主任签字_____学生签字______家长签字______桓台县荆家镇荆四小学年月日桓台县荆家镇荆四小学关于预防煤气中毒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您好!目前正值秋冬季节,为切实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学校希望家校互相配合,重视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学生防煤气中毒的警惕性及自护自救能力。特将此项工作告知学生家长。煤气中毒是人体吸入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而伤害人体的各个内脏器官导致人死亡的现象,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
5、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一、煤气中毒的症状一般可分为:1、轻度煤气中毒: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2、中度煤气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3、重度煤气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二、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需冷静沉着,必须采取:1: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2: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3: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
6、按压。 4: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三、如何防止煤气中毒: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3、正确使用炉子燃具、煤气热水器等。4、学生租住房内必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亲爱的家长朋友,安全无小事,请在教育好孩子防止煤气中毒安全知识的同时,做好孩子交通、消防、出行、食品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嘱咐孩子文明出行、不在任何场所玩火、远离建筑工地、不到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玩耍。因安全事故多发生在校外、节假日,请加强对孩子的监管。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身心营造一道安全防线。桓台县荆家镇荆四小学年月日……………………………
7、……………学校盖章………………………………………(沿此线剪下)桓台县荆家镇荆四小学关于预防煤气中毒致家长的一封信回执单你校送达《桓台县荆家镇荆四小学关于预防煤气中毒致家长的一封信》已收悉,我将切实履行对自己孩子安全监管职责,配合学校认真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班主任签字_____学生签字______家长签字______桓台县荆家镇荆四小学年月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