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钝的平衡点.doc

灵钝的平衡点.doc

ID:55150152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9

灵钝的平衡点.doc_第1页
灵钝的平衡点.doc_第2页
灵钝的平衡点.doc_第3页
灵钝的平衡点.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灵钝的平衡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灵钝的平衡点  现在的调漂方法有很多种,如带饵调漂、空钩调漂、不带钩调漂等等。其间的利弊优劣先不去谈,我所说的“灵”与“钝”也与它们没有任何冲突。只是让大家去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和看待人、漂、鱼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说说漂儿,漂儿本身的灵敏度在它一经做成,就即成了事实,一般情况下,其自身的语言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有经验的钓手,在其每更换一支漂儿,就要重新调整铅坠,就算是相同品牌、质地、型号的漂儿也一样,连质量和价位都很惊人的好漂也不例外。原因是什么?就是它们之间依然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成品的漂儿,其自身的特性固定,如何掌握、运用好它?需要不断地摸索和经验的积累,这无疑又是

2、一门只可意会,而言传不尽的学问。  那我们对铅坠进行调整以改变调目,究竟又是为了什么?说白了就是为了改变漂、水、饵之间的平衡关系,使之在不同的调配方法下产生许多不同的平衡点,而这些平衡点就是我们上鱼的依据。只有打破这些平衡,漂儿才有动作,我们才有起竿的时机。而打破平衡点的,恰恰就是贪嘴的鱼儿。  平时我们半水调漂,就是为了要建立一个平衡的半水基准。注意!我说的是基准,而这个基准却能很好地反映鱼儿吃饵的状态。怎样才能准确地抓住鱼吃饵入口的瞬间机会呢?我们便根据半水基准变化出许多的平衡点,而这些平衡点都能在鱼吃饵时产生漂讯,并对应一个上鱼率。漂讯与上鱼率几乎一一对应的

3、平衡点,才是最佳的。也就是我所说的。“灵”,而漂讯与上鱼率不能很好对应的平衡点便谓之“钝”。  举例说明一下:首先,我先把鱼吃食的过程划分一下:一、鱼的试探,我称之为“探口”;二、鱼的吞食,我称之为“吞口”;三、鱼吃食后转身或抬头。我称之为“走口”;四、鱼转身(抬头)后游开,我称之为“死口”。就拿调4目来说吧,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半水基准――4目,那钓目就是平衡点。我粗分了四个平衡点:假设(记住是假设!)钓1目就是钓鱼的“探口”的平衡点:钓2目就是钓鱼的“吞口”的平衡点;钓3目就是钓鱼的“走口”的平衡点;钓4目或更多就是钓鱼的“死口”的平衡点。有人会说“你这分法中钓

4、1目最灵,依次渐钝”。的确如此,可钓灵上鱼多还是钓钝上鱼多?钓几目合适呢?凭我多年的竿坑经验:若钓1目(探口),空竿多于中鱼(灵乎?);若钓2目(吞口),上、跑各半;若钓3目(走口),漂动即中(钝乎?)。若钓4目(死口),口慢易跑鱼,钓获少。由此可见,选钓2-3目的肯定居多。我举这例子,虽有些牵强,但我的主旨本意是要说明:调灵不见得上鱼就多,调钝不见得上鱼就少。记得有人曾提出钓“小顿口”、“一边儿”,其大概意思就是放弃鱼的“探、吞口”而抓鱼的“走、死口”。这未免又有些武断,钓鱼应从探口抓起,随鱼情而变,逐渐找到最佳上鱼点为宜。  我所认为的“灵”就是指漂相与上鱼率

5、基本对应的那个平衡点,也就是上鱼最灵点――漂动即中鱼。而此时却不必考虑你钓的是灵是钝。除此之外的其余平衡点,我都认为那是“钝”。随着鱼情、环境、温度、钓手状态的改变,这个最灵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钓手需要在鱼的“四口”之间来回徘徊施钓,就是说:不能凭借一种调钓法来打全程,而是要随时调整、变化,主抓讯口与上鱼率的最佳平衡点,不需考虑调几钓几,是灵是钝。说白了就是:假口多就往“死口”靠,口稀有接口就往“探口”走。谨记:上鱼才是硬道理!  记得有一次在某塘钓鲫,暴爽之时,有钓者来问:你是调几钓几呀?于是我空钩入水――2目,再拉饵入水――1目,然后告诉他:调2钓1。他随即

6、问我:我是调5钓2,为何有口无鱼?还经常跑鱼、锚鱼?我笑着对他说:“此塘鱼口轻且猾,鱼吃食的力度小且慢,你调的漂儿是5目,剩余浮力太大,鱼吃起来费劲。而且钓目少,抓口早,太贼了!你可试试调5钓5目半,漂动即提”不一会儿,他就在那大呼“爽歪了!”后来收竿时,他跑过来问我为什么这样,我告诉他:“调目小,漂儿的剩余浮力就小,鱼不用多大的力就能把食吃到嘴:钓目大,就是为了过滤鱼试饵时的小动作,主抓鱼的实口。而让你调5钓5目半,是在不改变你调目的前提下的应变。之所以钓目大于调目,是为了降低漂儿的剩余浮力的制约,犹如调平水钓半目,道理都差不多。”由此也不难看出:鱼吃食的力度、

7、状态也是一个制约钓获的因素。鱼小、口轻、老猾鱼多可采用降低调目或增大钓目的方法来解决。所以,抛开鱼本身来谈调漂是不可取的,脱离实际来谈理论是很容易进入误区的。钓鱼靠的就是经验和审时度势,随鱼情而动,随机应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