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月岩张铭“拙榻”榜书与周敦颐“守拙”思想.doc

湖南月岩张铭“拙榻”榜书与周敦颐“守拙”思想.doc

ID:55150070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9

湖南月岩张铭“拙榻”榜书与周敦颐“守拙”思想.doc_第1页
湖南月岩张铭“拙榻”榜书与周敦颐“守拙”思想.doc_第2页
湖南月岩张铭“拙榻”榜书与周敦颐“守拙”思想.doc_第3页
湖南月岩张铭“拙榻”榜书与周敦颐“守拙”思想.doc_第4页
湖南月岩张铭“拙榻”榜书与周敦颐“守拙”思想.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月岩张铭“拙榻”榜书与周敦颐“守拙”思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湖南月岩张铭“拙榻”榜书与周敦颐“守拙”思想  摘要:  周敦颐阐扬“诚”这一概念,将天道人性相联结,为下学上达提供了合理性;倡导“拙”的品性,将人性天道相贯通,为下学上达提供了可行性。若要返归于天道之“诚”,则当效法圣贤,持守“拙”的品性。周敦颐一生为官三十多年,中正耿直,为政守拙,尝作《拙赋》,表达其“去巧存拙”的志向。由宋以降至明清,周敦颐“守拙”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士人,湖南月岩张铭“拙榻”榜书石刻即是比较典型的体现之一。  关键词:月岩;张铭;拙榻;周敦颐;《拙赋》  一、张铭“拙榻”榜书石刻  月岩位于湖南永州道县,据清道光《永州府志・卷二

2、下・名胜志下》载:“濂溪以西十五里,营山之南,有山奇耸,中为月岩。旧名‘穿岩’。其距州�s四十里焉,岩形如圆廪,中可容数万斛。东西两门相通,望之若城阙。中虚其顶,侧行旁睨,如月上下弦,就中仰视,月形始满,以此得名。岩前奇石如走猊伏犀,形状不一。相传周子幼时,尝游息岩中,悟太极,故又称‘太极岩’。有书堂在岩内,石壁环之。”①相传周敦颐在月岩读书悟道,后世之人过此,往往赋诗刻石,以表景仰之情。据初步统计,月岩现存摩崖石刻63幅。其中,有张铭“拙榻”榜书石刻一幅。  “拙榻”榜书刻于月岩崖壁小洞之内。小洞地势颇高,接近壁顶,与月岩内摩崖石刻群遥遥相对。小洞外有平

3、台,可观月岩内景。  石刻榜书大字共二字,题款小字共一百二十四字,全文为:  拙榻  昔读《拙赋》四十字,知濂溪学问、事功皆在于此,虽《太极》《通书》世鲜能之,然志伊尹志、学颜子学,非巧也,仍守拙耳。今夏余牧是邦,晤圣裔文举学博,摹元公仪赞来赠,邀作月岩之游,见广寒深处石榻天然,傍为当年读书悟道,虑前人之述备矣,独此尚亡疥壁,因题曰“拙榻”,用志景仰云,时清光绪丁亥小�[。  黔中张铭�D陔识。  石刻宽130cm,高55cm,因在崖壁小洞内,无风雨侵袭,故保存完好。石刻字体为行草,笔法外拓,气势较宽博,有颜体风。  “余牧是邦”,“牧”即州牧、知州。“圣

4、裔文举学博”,“文举”,人名,即周敦颐后裔周文举;“学博”,官名。“�[”字,古同“阳”。“小�[”,即小阳春,指农历十月。  光绪十三年夏,张铭升任道州知州,会见周敦颐后裔周文举,得赠所摹元公仪赞。两人交好,并于农历十月同游月岩。  周敦颐尝作《拙赋》以明己志,又崖壁小洞之内有天然形成的石榻,故张铭题曰“拙榻”,以表达对周敦颐的景仰之情。可惜石榻已经被毁,今不得见其原貌。  夏季,小洞内十分凉爽,题款称“广寒深处”,引人入胜,引人遐思。向子�N《如梦令》:“欲问芗林秋露,来自广寒深处。海上说蔷薇,何似桂华风度。高古,高古,不著世间尘污。”②杨横《闰六月初

5、七夜月》:“半露��娥能却暑,广寒深处玉为楼。”③“广寒深处”寓意高洁清冷,无世间尘污,为高人所居之地。此小洞独隐于崖壁,远离摩崖石刻群的“热闹”,似有清远之意,映衬张氏离俗之心。相传周敦颐见月岩奇景而悟太极,故题款有“傍为当年读书悟道”之语。月岩摩崖石刻集中于月岩一侧崖壁,唯此小洞内尚无题刻,故曰“虑前人之述备矣,独此尚亡疥壁”。  二、“拙”的义理内涵  张铭题款:“昔读《拙赋》四十字,知濂溪学问、事功皆在于此”。谓《拙赋》这一篇小短文,体现了周敦颐的学术思想,表现了他的事功追求。  所谓《拙赋》四十字,指周敦颐《拙赋》:“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

6、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④巧者善言,拙者寡言;巧者劳心劳力,拙者安逸;巧者毁缺本心,拙者全其心德;巧者凶恶,拙者吉善。倘若天下之人皆持守“拙”的品性,那么刑政可以撤除。国家安宁,民众顺服,整个社会的风气也会转变,社会弊端也会逐渐断绝。在这四十字的短文里,“拙”字出现了五次,是核心概念,突出体现了周敦颐“守拙”的思想。  拙与巧相对而言,《说文》:“拙,不巧也”,《广雅》:“拙,钝也”。“拙”字本具贬义,周敦颐赋予其“诚”的义理内涵,将其视为一种可贵的品性。  《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

7、也。”“诚”指“真实无妄”,为天道;“诚之者”,指人修养自我,上达于天的过程,为人道。周敦颐承接《中庸》的思想,发挥“诚”这一概念,将“诚”提升为道之本体。“诚”落实到个人,即发显而为“拙”的性格特征。“拙”为“诚”的外在表现之一,“诚”为“拙”的内在指向。  “诚”为周敦颐思想之根本。《通书・诚上第一》:“诚者,圣人之本。”⑤《通书・诚下第二》:“圣,诚而已矣。”⑥周敦颐反复言“诚”与“圣”的关系,把“诚”作为“圣”的本质。《通书・诚下第二》:“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⑦五常即指仁、义、礼、智、信,百行指孝、弟、忠等行为。在周敦颐这里,“诚”不仅指“

8、真实无妄”的天道,还是人性之本源。  天赋“诚”予人,人受而得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