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49194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9
《浅议中学数学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议中学数学教学反思 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下,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能否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重要保障,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折射出教学反思对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怎样写教学反思呢?我认为教学反思可以从上课环节、学生生成问题两大方面着手。 一、上课环节反思 我们一般将教学设计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B度与价值观。一节课通常的评价标准也是基于此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一节课,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哪些基本知识点
2、,要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知识的设计,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我们在学习必修一中“函数单调性”一课时,一般都选择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图像作为载体。因为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这些基本的初等函数,而且它们是初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很熟悉,便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2.过程与方法 课堂改革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与同学、老师商讨,让学生身临
3、其境,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发展演变甚至是冲突过程。有一次,我讲解“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运用”时,题目是求两个半平面的二面角。一般方法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找点坐标,求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我有意选例为长方体中比较直观的两个面,让学生自己合作完成。大部分学生按照常规方法解决,结果就有一组学生发现二面角中两个面之间的固定关系: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公式。所以说,学生的创造力无限,关键看教师如何引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在学习过程中渗透
4、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实现学生的个人梦。我记得曾经设计了一个“中学生带病跑完短程马拉松”的问题案例。一开始,学生对这些知识不太熟悉,他们通过网络大量查询,使有关马拉松的素材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学生可能因为这节课,爱上了体育锻炼。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学生生成问题反思 学生课堂生成问题,可以是正确的问题,有待商榷的问题,也可以是错误的问题。这些才是真正的课堂,是可以探讨的课堂。我从学生的角度、听课教师的角度和自我反省的角度进行论述。 1.学生的角度 一般来说,对于有经
5、验的老师,从学生的眼神就能看出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有的学生低头不听,有的学生满脸疑惑,甚至有的学生感到焦虑,可能说明教师本节课的教学存在问题。有一次学习“数列求和――错位相减法,求数列an=・2n的前n项和”。课后想想还不如换成an=n・2n,因为这个数列求和相对简单些,老师把基本方法教给学生即可。因此,教师在例题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学生看得见、容易理解、好掌握的问题,把数学知识、数学文化融入学生生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 2.听课教师的角度 有一句古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来自
6、一个教研组的同行,他们曾经或者正在上某一课,从新课导入、新知学习、练习反馈,甚至是这节课内容的拓展延伸,同组老师都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有一次,我上“名师大讲堂”公开课,找一个同学回答问题。由于时间紧迫,没有等那个同学回答完毕就让他坐下,议课时很多老师就批评我不尊重学生;找同学上黑板展示,没有进行细致的评判;上课语言不精炼,学生接受知识不自然……同组老师评课开门见山,各抒己见,从而产生很多上课老师关注不到的东西。教师从这些观点中,能找到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下一循环再讲此内容时,就运筹帷幄中了。 3.自我反省的角度 曾经有位特级教师告诉
7、我:“要想知道这节课上得好坏,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研究你上课的录像。”是的,你的内容设计、言语表达、课堂活动生成过程、师生互动等,录像都能呈现得淋漓尽致。也有的老师让我录音,闲暇时再聆听,查缺补漏。不过我个人认为,平时从学生问问题,尤其是学生的作业中,最能看出这节课学生接受内容的状况。有一次,学生在作业中书写向量时,全班近一半人没有标明向量的方向,我就清楚我在课堂上强调这些基础知识不到位。 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每个教师的课堂深受学生欢迎、每个教师的人格深受学生瞻仰的有力武器。教学反思也
8、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断进取的永恒课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