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人的“幸福”释义.doc

古希腊人的“幸福”释义.doc

ID:55138410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古希腊人的“幸福”释义.doc_第1页
古希腊人的“幸福”释义.doc_第2页
古希腊人的“幸福”释义.doc_第3页
古希腊人的“幸福”释义.doc_第4页
古希腊人的“幸福”释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希腊人的“幸福”释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希腊人的“幸福”释义  【摘要】幸福观是指人们对幸福问题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自古至今,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从未停止过,究其一生,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孜孜以求。但是,究竟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获取幸福?在这些问题上,可谓是智者见智,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据傅立叶记述,单是罗马尼禄时代就有287种关于“幸福”的互相矛盾的定义。因此,著名哲学家康德无可奈何地说:“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本文从古希腊人的角度去总结他们对于“幸福”的释义,以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幸福”观;

2、德性;古希腊;相对存在  希腊文中有很多表示“幸福”的词语,如,■  ■等,都含有blissful,happy等“幸运的、幸福的、快乐的”之意思。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对“幸福”范畴作了理论探讨,开创了“幸福”理论先河的,是古希腊雅典的梭伦。①梭伦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拥有最多的东西,把它们保持到临终的那一天,然后又安乐地死去的人,只有那样的人,我看才能给他加上幸福的头衔。”可见,梭伦认为“幸福”的真谛在于善始善终。但是,“幸福”的释义人各不同。总的来说,古希腊人的幸福观经历了早期的神性幸福观,再到自然主义幸福观、最后到具有人文主义因素的幸福观的转变。具体来看古希腊人认为“幸福”观包含以下

3、几层含义:  一、“幸福”是人的权利  在早期的古希腊世界,人们就开始关注“幸福”问题,但由于那时生产力的落后,人们的“幸福”观念大都与神相关,认为“幸福”是神的赐予、神意的体现,这些在古希腊人早期的作品中都有体现。如荷马在其著作《奥德赛》中介绍了智勇双全的英雄奥德修斯在克洛伊战争结束后,历经十年艰险才最终在神的指引下回到自己的家乡获得幸福的经历;再如赫西阿徳的《神谱》中记录了希腊的神话传说,表达了人们对神的崇敬之情及人在神的赐福下而获得幸福等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古希腊人开始摆脱“神性”幸福观的影响,更多的关注起人自身的“幸福”。在古希腊,最早具有人本幸福观的群体当属

4、智者派,他们是最早研究人、关注人的价值的群体。如智者学派的创始人普罗泰戈拉,在其《真理,或投掷者》这篇对话中,最早从理论上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深受智者派思想影响的伯利克里也认为:“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②等等。这些都表现了古希腊人对人及人的价值的尊重和赞赏。  在智者群体思想的影响下,古希腊其他先哲也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人本幸福观。如著名哲学家郝拉克里特曾借用德尔菲神庙中的箴言说道:“我寻找过自己。认识自己,正确思想,是所有人的本分”。③再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为心灵的活动”,他强调幸福是人的幸福,是人的心理感受。他说:“所求的幸福,是人类的幸福。……因此,

5、我们也称幸福为心灵的活动。”④此外,亚里士多德还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认为人的快乐欲望是低级的,令人作呕的,它不应当属于人的幸福的观点,指出人的一切追求都是自然的、合理的追求;追求幸福是人的一种自然需求,是人的生理器官的正常需求,人的心灵必然在这种需求的驱使下进行活动。如果离开了具体的心灵感受,就不会有幸福。总之,古希腊人通过理论和实践告知人们,“幸福”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人人都有追求其幸福的权利,想要得到幸福,就必须发挥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争取,而不是祈求神的赐予。  二、“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生活  “德性”一词的希腊原文为“arête”,翻译为中文一般表示“美德”、“德性”等意思。古希腊人

6、在研究“幸福”问题时,把大量精力倾注在了研究幸福与德性的关系上。他们认为人的精神层面的追求是获取幸福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幸福的获得是与人的德性修养是分不开的。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开篇就写道:“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⑤;他认为,每一个人所得到的幸福正好是与他具备的德性和实践智慧以及依次行事的能力相等;他进一步解释道:“一个人要是没有丝毫勇气、丝毫节制、丝毫正义、丝毫明哲,世人绝不称它为有福的人”。⑥除亚里士多德以外,其他学者对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内在关系也多有表述。如德谟克利特认为,人应该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快乐,因为人毕竟不同于动物,“动物只要求为它所必

7、需的东西,反之,人则要求超过这个”;柏拉图也指出:“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的真幸福”;“神会眷顾任何想成为正义的人,想成为酷肖神的人,人也尽可能通过美德达到酷肖神”。⑦他认为,人类的幸福就在于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德性的要求,为了使自己得到幸福,就必须追求美好的品德,美德是得到真正幸福的必要手段,只有具备美德的人才能是幸福的人。因此,每个人“不论在私人生活中,或在公共生活中,都应该抛开一切,先追求德性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