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资源合理利用

雨水资源合理利用

ID:5513730

大小:7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16

雨水资源合理利用_第1页
雨水资源合理利用_第2页
雨水资源合理利用_第3页
雨水资源合理利用_第4页
雨水资源合理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雨水资源合理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分析摘要:随着可利用水资源的日趋紧张,雨水以其处理成本低廉,处理方法简单等优点而成为一中新的可利用水资源。城市雨水利用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广阔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它涉及到雨水的收集、处理、利用技术以及城市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等方面。通过对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情况的比较,为促进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迅速发展,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的综合系统,本文在城市水利学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与浙江宁波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现状分析为对比。注重分析了浙江省雨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并简述了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提出及其

2、内涵,提出了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基本途径,为城市进行雨水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关键词:水资源城市雨水利用雨水利用技术一、国内外、浙江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现状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加强水资源管理,控制水资源污染,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雨水作为一种极有价值的水资源,早已引起世界各

3、个国家的重视。国际雨水收集利用协会(IRCSA)自成立以来,不断地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两年一度的交流大会使各国之间的雨水利用技术和信息能够很快地传播。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雨水利用技术的国际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其中,发展较快的是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德国雨水利用技术已经从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其“第三代”雨水利用技术的特征就是设备的集成化,各项雨水利用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1][14]德国的城市雨水利用方式有三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

4、。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德国城市街道雨水管道口均设有截污挂篮,以拦截雨水径流携带的污染物。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另外,德国还制订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支持。如目前德国在新建小区之前,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居民小区,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若无雨水利用措施,政府将征收雨水排放设施费和雨水排放费等。[2]日本于1963年开始兴建滞

5、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还将蓄洪池的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等城市杂用水。这些设施大多建在地下,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而建在地上的也尽可能满足多种用途,如在调洪池内修建运动场,雨季用来蓄洪,平时用作运动场。近年来,各种雨水入渗设施在日本也得到迅速发展,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这些设施占地面积小,可因地制宜地修建在楼前屋后。日本于1992年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日本“降雨蓄存及渗滤技术协会”

6、经模拟试验得出:在使用合流制雨水管道系统的地区,合理配置各种入渗设施的设置密度,强化雨水入渗,使降雨以5mm/h的速率入渗地下,可使该地区每年排出的BOD总量减少50%。[3]我国对于雨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起步比较晚,还处在探索和研究阶段,目前在全国的许多地方已经开始了进行雨水利用的实践和研究。在我国干旱少雨的农村地区,人们修建一些小型的“旱井”进行雨水的收集和存储,可作为人畜的饮水资源,同时还可以实施农作物的灌溉。对于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展研究,特别是北京的步伐较快,北

7、京的城市雨水利用工程已经走入了实施推广阶段,一批雨水工程已经得到实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中也将采取雨水利用技术。[4][13]目前我省雨水资源的利用现状有多种方式,但归纳起来有3个方面:就地拦蓄人渗利用、覆盖抑制蒸发利用和雨水富集叠加利用。1.1就地拦蓄入渗利用研究利用水分的重力效应和土壤的水库效应,根据土壤的可渗透性,以及雨水通过下渗被土壤接纳后的可贮性,通过采用营造田问微集水面和改进耕作措施等水保耕作技术,使降雨就地拦蓄人渗,减少雨水径流流失,提高土壤的贮水量,延长土壤水分的有效供应时间,进

8、而提高植物对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就地拦蓄人渗利用技术包括水保工程技术和耕作技术。水保工程技术:通过修筑水平梯田、水平沟、隔坡梯田、鱼鳞坑、丰产沟、反坡梯田、集水面整地等水保工程技术,对原地形特征进行改变,使降雨就地拦蓄人渗,提高雨水利用率。据试验观测,在年降雨量450~500mid.的半干旱地区,其拦蓄功能与坡地相比为:水平梯田35~100121121/a,隔坡梯田25~65mm/a,水平沟1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