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尘埃里开出花来.doc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doc

ID:55129917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doc_第1页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doc_第2页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doc_第3页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doc_第4页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一、一身的俗骨  任瑜:我们两个像这样单独相对,一本正经、纯粹地谈文学和写作,还真是第一次啊。不知道你什么感觉,我是挺有压力的,我们还是随意些、轻松些,不要那么严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吧。当然,最好是能用简单的问题谈出有点意思和深度的东西来。  乔叶:你这可是有点儿狡猾啊,你提简单的问题,我要回答得很深入,包袱可都在我这儿呢。  任瑜:我想先问一个比较“浅薄”的问题,当你看到这满屋子自己的书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我有点儿好奇。  乔叶:哪有满屋子自己的书!我自己的书很少。面对自己的书……其实也真没啥感觉,就觉得还是不

2、看了吧!  任瑜:为什么?当你拿到自己的一本新书时,不会没有感觉吧?会再看一遍吗?  乔叶:我基本上不再打开看的,除非为了送人要签名什么的,一般不会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得到了很重要的表扬,那就会再看一看,回味一下是不是真的这么好啊!毕飞宇老师就说过,他虚荣心特别强,谁要一夸他小说好,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把那本小说再自我欣赏一遍,会觉得,写得确实不错嘛!  任瑜:这种“虚荣心”也是强大的进步的动力。  乔叶:其实不看也是因为我对自己的作品还有很多的不满意,经常是特别不满意,所以就有些羞于看了。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我写的

3、时候是比较认真的,在作品里我已经尽力了,那么,写完这个作品,发出去,任务就算结束了,最重要的事情已经完成了,这时再回头去看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吧。  任瑜:不过,再回过头去看的话还是会有收获的吧。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你可能会有新的感受和体会,也会变得更客观一些。  乔叶:总体上来看,我过去的作品,散文就不说了,单就小说而言,我觉得在语言、文字方面相对来说还是可以的,不需要动太多的地方。好像我对语言的把控相对比较稳定。当然,一段时间之后,你对生活的认识会加深,你的写作意识也会调整,等等,这些大的方面,具体在作品中,肯定会有可改进的地方。 

4、 任瑜:最重要的是,你会发现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不足和缺陷。  乔叶:肯定的。比如,《最慢的是活着》是大家评价相对较高的一个作品,现在看也还是觉得有一些不足,像最后一节情绪流溢得过于饱满了,可能再克制一下会更好。  任瑜:我知道有不少人喜欢《最慢的是活着》。它非常真切地写出了那些日常的、家常的、世俗的人生和情感,让人觉得特别亲切,很有共鸣。这种生活气息、人情风味浓郁的题材特别适合你,应该是你的强项。王安忆曾说过,小说的要领就是世俗心。我一直觉得,你就有一颗强大的世俗心,你的小说,对世俗生活的了解、感受和表达特别细微、丰富和饱满。有评论说你是

5、紧贴着生活去写作。《大河报》对你的专访里曾提到一个说法,说你是浸泡在生活里的作家。你这样烟火气息浓郁的写作,是出自天然的、自发的本能,还是有意识地去贴近生活的缘故?  乔叶:我觉得生活不用贴近。  任瑜:当然,人本来就在生活里面。但是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呢?有的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会刻意保持同生活的距离,要离生活远一些。而你的小说,写的好像就是我们身处的现实、我们真实的生活,是那些原汁原味、细微琐碎的日子。那些人物就像我们身边的芸芸众生,他们的言语行为、思想感受,跟我们非常贴近,简直就是我们本人。  乔叶:王安忆老师的说法有她的道理。张爱玲的

6、姑姑曾说张爱玲,不知她哪儿来的一身俗骨。张爱玲是有贵族生活经历的一个人,为什么她作品中会有这么一身的俗骨,怎么解释?毕飞宇也说过,人情世故是小说的拐杖,没有这个拐杖就难以行走。具体到我,我也知道,我对生活的表达是比较接地气的,也就是俗骨比较充分。李敬泽老师曾评价我说:“乔叶不是一个知识分子,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知道事情就是这么解决,世界就是这么运转――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得承认,她是对的,那就是我们的经验和心灵。”我也想过我为什么是这种人,可能因为我真不是一个知识分子。我学历不算高,第一学历是中师。1980年代末在乡村大家都热衷于考小中

7、专,当时这也是黄金选择,国家分配嘛,所以我初中毕业就考了师范,之后又进修了专科、本科。那这样的我就不是浸泡在学府里面的知识分子。我的生活一直是贴着地面行走的。  任瑜:所以地气都在你的骨子里,没有离开过。  乔叶:这是生活在客观上提供给我的,从主观上来说,我的写作在这方面也得到了强化和鼓励。我开始写散文的时候写的就是生活散文,不是站在那儿啊啊啊抒情的那种。  任瑜:或者是哲理、沉思的那种。  乔叶:没有。我好像从出发的时候就是……从尘埃里开出来的花吧。这还是张爱玲的比喻。最早给《中国青年报》写系列散文,就是从谈一个女孩子的愁嫁开始的。前

8、几天在一个讲座中还被问到最开始的写作动机是什么,我说我的动机特别不崇高。当时我想征婚,又不想掏广告费,还想挣点钱,于是就写了一篇愁嫁的散文。后来又写了一系列的散文,都是从生活本身出发的,然后得到了很多鼓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