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20208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7
《领导:企业管理切忌感情用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领导:企业管理切忌感情用事 作为领导,你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公正平和形象,千万不要感情用事,即使是遇到了胡搅蛮缠。不易对付的属下,也只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不可证明只有你重要,而他作为一名职员是多么的渺小。你要知道,你是个领导者,你是在领导别人,而不是在和别人意气之争,所以你应该拿出领导的气度来,不要一般见识,否则只会导致别人的反感。如果你说你可以利用手中的职权去开除这样的人,那只是一种最差的做事手段,如果以后再碰到这样的人怎么办呢?你是否只当一名专门开除职员的“威力领导者”?如果是这样的话,请你记住: 1.
2、千万不要在愤怒时作决定 作为领导,如果在一怒之下匆忙做决定,丧失最起码的理智判断,那么有可能会导致全军覆没。古代时,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曾在上朝期间,与吏部尚书唐俭下棋。唐俭是个直性子的人,平时不善逢迎,又好逞强,与皇帝下棋却使出自己浑身解数,架炮跳马,把唐太宗的棋打了个落花流水。 唐太宗心中大怒,想起他平时种种的不敬,更是无法抑制自己,立即下令贬唐俭为潭州刺吏,还不干休,又找了尉迟恭来,对他说,唐俭对我这样不敬,我要借他而儆百官。不过现在尚无具体的罪名可定,你去他家一次,听他是否对我的处理有怨言,若有,可以
3、此定他的死罪!尉迟恭听后,觉得太宗这种张网杀人的做法虌过分,所以当第二天太宗召问他唐俭的情况时,尉迟恭只是不肯回答,反而说,陛下请你好好考虑这件事,到底该怎样处理。 唐太宗气极了,把手狠狠地一挥,转身就走。尉迟恭见了,也只好退下。唐太宗回去后,一来冷静后自觉无理,二来也是为了换回面子,于是大开宴会,召三品官入席,自己则主宴并宣布道:“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表彰尉迟恭品行。 由于尉迟恭的劝谏,唐俭得以免死,使他有再生之幸,我也由此免了枉杀的罪名,并加我以知过即改的品德,尉迟恭自己也免去了说假话冤屈人的罪过,得到了
4、忠直的荣誉。尉迟恭得绸缎千匹之赐。”唐太宗这样做,当然主要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明正”;同时,为此他当然也感激尉迟恭。没使尉迟恭真的按他的话去陷唐俭而致其死,又安知唐太宗“明正”起来,不治罪尉迟恭呢? 2.千万不要猜疑 猜疑并非来自心灵,而是出自头脑。一个很果断的人有时也会堕入这种情感,在领导人之间有不少行动果断的人,但也有那些多疑的人。如果领导者兼备这两种气质,所以猜疑对他为害尚不大。因为当他产生了疑忌时,并不总是贸然信从这种疑忌。而对一个胆怯的庸人,这种猜疑则可能立刻阻滞他的行动。猜疑的根源产生于对事物缺乏
5、认识,所以多了解情况是解除领导疑心的有效办法。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作了准备而不受其害。当这种猜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好人。 人尤其要警惕由别人流传来的猜疑,因为这很可能是一根有毒的挑拨之刺。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对你所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以便由此解除或者证实你的猜疑。但是对于那种卑劣的小人,这种方法是不行的。因为他们一旦发现自己正在被怀疑,就可能制造出更多的骗局来。意大利人有一种说法:“受疑者不必忠实。”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在
6、受到猜疑时,人就更有必要尽力于职守,以此证明自己的确是清白和忠实的。 而在我国古代,“正义”、“公正”往往指道德修养,并且是没有个人之私的近乎圣的一种美德,并无作为评价制度、规则的价值内涵。1840年之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有关正义、公正的评价才开始涉及制度层面。公正带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它所侧重的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且强调这种价值取向的正当性。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彭杰老师在这里就分别分析一下公平,公正:第1页第2页第3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