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ID:55109739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7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班级姓名一、研究杠杆的秘密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记录表。 实验过程: 1) 组装杠杆尺,左边看做阻力点,中间的螺丝代表支点,右边看做用力和用力点2) 左边的第二格挂三个钩码,右边的第一格挂六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尺保持平衡。(1个1个挂直到平衡) 3) 左边的第二格挂三个钩码,右边的第二格挂三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4) 左边的第二格挂两个钩码,右边的三格挂二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

2、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二、定滑轮作用的研究提出的问题:定滑轮有什么作用猜测:定滑轮不能省力。实验器材:钩码、细绳绳、滑轮及支架实验过程:①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②改变钩码的数量再做几次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也改变用力方向三、动滑轮作用的研究提出的问题:动滑轮有什么作用猜测:动滑轮能够省力。实验器材:钩码、细绳绳、滑轮及支架、测力计实验过程:a组装好动滑轮;b用测力计分别直接提升1个钩码、2个钩码、3个钩码,测出用了多大的力;c分别在动滑轮上提升1个钩码、2个钩

3、码、3个钩码,测出用了多大的力(每种做3次);d比较直接提升和用动滑轮提升升重物用力的不同,实验的结果:动滑轮能够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四、滑轮组作用的研究提出的问题:滑轮组有什么作用  猜测:滑轮组能省力,能改变用力的方向需要的材料:滑轮、细绳、钩码、铁架台、弹簧秤步骤(方法)a组装好滑轮组;b用测力计分别直接提升1个钩码、2个钩码、3个钩码,测出用了多大的力;c分别在滑轮组上提升1个钩码、2个钩码、3个钩码,测出用了多大的力(每种做3次);d比较直接提升和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力的不同,结论: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五、轮轴作用的研究提出的问题:

4、轮轴有什么作用猜测:轮轴能够省力。实验器材:钩码、细绳、轮轴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实验过程:a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b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c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d然后改变轴上的钩码数量再做实验。实验的结果:轮上挂的钩码比轴上挂的少,但是仍能保持平衡,说明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六、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材料: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不同的大轮、1个小轮、1个轴步骤: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

5、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后改变轮在做实验。 结论:改变轮的大小,轮越大,轮轴越省力七、设计一个研究斜面(能否省力)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不同重量的物体、弹簧秤、细绳、木板、小车改变的条件:重物的重量哪些条件不变:同一斜面、斜面的坡度步骤(实验方法):①用弹簧秤分别测出1个小车1个钩码,1个小车2个钩码,1个小车3个钩码的重量;②分别用弹簧秤沿斜面提升重物,每种重量做3次③比较直接提升重物的力,和沿斜面提升重物的力结论:斜面都能省力八、检验斜面省力与坡度的关系的研究计划。提出的问题:不同坡度的斜面作用有什么不同我们的假设: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

6、不省力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1、坡度小2、坡度较陡3、坡度陡哪些条件不变:同一斜面,同一个重物,拉重物的方式材料:木板、重物、细绳、弹簧秤、支撑物等材料步骤:①用弹簧秤直接提升重物,测出用力的大小;②把一块木板分别搭成、坡度小、坡度较陡、坡度陡的斜面③分别用弹簧秤沿这些斜面将重物拉上去,测量了用了多大的力;(每种斜面做3次)④记录每种斜面用力的大小结论: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省力小九、设计一个研究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材料:小纸板数张、垫圈、两本字典相同条件:纸梁的长度、厚度,支撑物之间的距离不同条件:纸梁的宽度,分别为1倍宽、2倍宽、4

7、倍宽过程与方法:①先把一倍宽纸条放在两本字典上,往纸条中间一个一个放垫圈,记录最多能放多少垫圈;②接着放两倍宽的纸条,放垫圈。③最后放四倍宽纸条,放垫圈。发现(结论):梁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增加。九、设计一个研究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材料:小纸板数张、垫圈、两本字典相同条件:纸梁的长度、宽度,支撑物之间的距离不同条件:纸梁的厚度,分别为1倍厚、2倍厚、4倍厚过程与方法:①先把一倍厚纸条放在两本字典上,往纸条中间一个一个放垫圈,记录最多能放多少垫圈;②接着放两倍厚的纸条,放垫圈。③最后放四厚宽纸条,放垫圈。发现(结论):梁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加。

8、十、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能力的研究提出的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