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09994
大小:4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16
《吴开明:试论列宁对现实认识对象的考察和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参考资料:http://www.hichine.com离心泵真空泵齿轮泵计量泵磁力泵吴开明:试论列宁对现实认识对象的考察和规定 认识对象的考察和规定,是认识论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必然影响认识论研究的性质和深度。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两种典型的不同致思方向。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认识对象看作既成的、给定的、一成不变的,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围绕着这个给定的、既成的认识对象而旋转,因而,人只是消极被动地直观认识对象。这种致思方向缺乏辩证思维,是形而上学的,不能把认识论的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到底。德国古典哲学以康德
2、的“哥白尼式革命”为开端,把这一致思方向扭转过来,以认识对象围绕着作为认识主体的人而旋转,实现了思维方式的转换,到黑格尔发展到顶峰。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认识对象看作动态、生成的。康德十分注意从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来分析认识问题,在他那里,认识对象是和主体的认识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是由主体的活动建构起来的,是由主体不断作用于自在之物的结果,脱离开人的认识活动也就没有认识对象的存在,因而认识对象不是既成的、给定的。康德的这一套东西是在先验唯心主义的形式中提出的,但他始终从与认识主体的关系中,从
3、动态、生成中来把握认识对象,这表现出康德思想的辩证性,是其最富成果的思想,它远远超越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虽然涉及从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关系出发,但却把对象当作给定的、既成的那种形而上学观点。 面对这一历史遗产,马克思曾作过深刻分析和科学总结。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0海泰美信工业设备(北京)有限公司参考资料:http://www.hichine.com参考资料:http://www.hichine.com离心泵真空泵齿轮泵计量泵磁力泵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
4、、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就认识对象角度看,马克思在这里批评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懂从人的对象性活动来讲认识对象问题的静态认识对象观;肯定了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在认识对象问题上所实现的思维方式的转换,摒弃其唯心主义,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认识对象问题上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超越
5、。 与马克思批判和超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样,列宁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重心的不同,从另一视域指出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批判了唯心主义。在《哲学笔记》中他指出:“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2)这是列宁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本缺陷的深刻反思,表明列宁已站在一个新的视野来看待反映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必然涉及认识的对象。列宁的这一批评主要从方法论着眼,在精神实质上与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想完全一致。马克思主张从人的
6、实践活动去理解对象,就指明了要从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关系中来分析、来确定认识对象。 与此相应的是,《哲学笔记》中列宁既批判唯心主义又肯定辩证唯心主义具有合理因素。他提出: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不过是胡说。相反地,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他认为,唯心主义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他明确说,聪明
7、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而“聪明的”就是“辩证的”,“愚蠢的”10海泰美信工业设备(北京)有限公司参考资料:http://www.hichine.com参考资料:http://www.hichine.com离心泵真空泵齿轮泵计量泵磁力泵就是形而上学的、不发展的、僵死的、粗陋的、不动的。明显的是,列宁的这些思想与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唯心主义批判扬弃的思想也是完全一致的,其中自然包括了对唯心主义以康德为代表的关于认识对象的动态的扬弃。他这样说过,哲学上的圆圈在近代是“霍尔巴赫—黑格尔(经过贝克莱、
8、休谟、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3)他注意到并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们在20世纪初对康德主义者和休谟主义者的批判,按照费尔巴哈和毕希纳的方式多于按照黑格尔的方式。 这样,我们看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认识论问题上由于认识对象的静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