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章未尽才——读陈乐民《在中西之间——自述与回忆》-论文.pdf

千古文章未尽才——读陈乐民《在中西之间——自述与回忆》-论文.pdf

ID:55060603

大小:177.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8

千古文章未尽才——读陈乐民《在中西之间——自述与回忆》-论文.pdf_第1页
千古文章未尽才——读陈乐民《在中西之间——自述与回忆》-论文.pdf_第2页
千古文章未尽才——读陈乐民《在中西之间——自述与回忆》-论文.pdf_第3页
千古文章未尽才——读陈乐民《在中西之间——自述与回忆》-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千古文章未尽才——读陈乐民《在中西之间——自述与回忆》-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逸≥评论一《在中西之间:自述与回忆》,陈乐民著,三联书店-7"q行,48.00元千古文章未尽才——读陈乐民《在中西之间——自述与回忆》@o张建智提到陈乐民的名字,自然会和其夫谢和耐一部书的转译中难免出现的差错,人资中筠联系在一起,不少读者也是因“提醒学界朋友注意,凡涉及中国古文献为先读了资先生的书,才了解到陈乐民的地方,务请查核原文,理解原文,以先生。而对于我来说则稍有不同。避免内容的缺失和文意的扭曲”。陈先生记得第一次读陈先生文章,是1991于上世纪50年代初,因国家需要,在域年2月《读书》杂志刊登的《难哉译外工作,在中西之间徜徉。30多年过去,事》。这篇文章主要是陈先生就法国学者他卸去杂

2、事,终能将从事译事和思索中博览群书2014/09西文化之心得付之笔端,由此一发不可的“企鹅岛”》(1996年第3期)、《行己收。1991年第10期《读书》又有陈先生有耻与文明意识》(1996年第4期)等《中西之交义理分殊:谈马勒伯朗土与文,从另一个侧面阐释横隔于中西之间“中国哲学”》一文,读罢感到他早已在精神层面的碰撞问题。研究中西之间的哲学理论。1992年第7我粗粗统计,陈乐民先生从1990年期,陈先生又发表了《茶烟香袅逗高歌:至1998年,仅发表于《读书》上之文,从潘光旦(铁螺山房诗草)想到的》一就约有30篇之多。虽说我与陈先生有一文,读后,我更加肯定了之前的想法。面之缘,但很长一段时间却

3、不知他是中而到了1993年,陈乐民先生一下子西汇通的精英学者。他的文章深入浅出,发表了四篇很有分量的有关中西比较的观点明实。这取决于他对中国文献功底文章,更显其厚积薄发,分别是:1993之深厚,以及对欧1文明理解的精确。年第1期的《坐视世界如恒沙:谈黄仁近读到毕飞宇先生一文说,他曾向宇的“大历史”观念》、1993年第3期的陈先生说,你没有资中筠出名早,陈先《非作调人,稍通骑驿》、1993年第6期生只是“嗯、嗯了几声”。我却以为不的《哲学家的足迹和沉思一一超越道德然,就我的阅读经历,读到陈乐民生先的忧虑》,以及1993年第11期的《历史的文章,应该早于资先生。诚然,他们的观念:释“历史的长期合理

4、性”》。这俩之研究领域有不同处,但在学术之路些用辛劳写成之文,道出了中国改革开上,他们相互之间的影响、鼓励、奋进放10多年间,中西观念于物质层面,早之痕,时可相见。比如,他们俩一起写已趋于融合贯通,但在精神层面,差距了文章、合著了书。如1990年,《读书》尚大,还时对峙与相悖着,如何互相理第7期载两入合写的《细哉文心:读宗解和逾越,确是一个长期的动态问题。璞“南渡记”》一文,1996年辽宁教育出这几篇关乎中西之间价值观论理的系列版社推出两人合著的《学海岸边》一书。o思想,无疑触动了INH0开放10多年的读书界。这期间,陈乐民先生的《“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一书出版发行,意在翻阅曾颇受读书入欢迎

5、的《万象》,着力阐释中西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的价不难发见其创刊第一卷中的几期杂志,值观与历史哲学观的差异。尔后,陈乐就有不少陈先生的文章。如,第2期民又发表《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王国维的“西学时期”》一文,第7期(《读书》1994年第1期)、《理性·人《一个哲学家的“忏悔”》一文。性·文人》(1994年第11期)、《法郎士之后,陈乐民先生又在《万象》上ChineseBookReviewMonthly2014/09发表了一系列的“启蒙札记”,读后,令长更难。所谓‘要言不烦’实在不易。”我有非常深刻的印象。陈先生可以说是陈先生的《在中西之间一一自述与当时少有的在中国知识界率先倡导“启回忆》,分

6、为三辑,一为“在中西之间”,蒙精神”的学者。2008年8月14日,他辑二是“忆旧知”,辑三“给没有收信人去世前4个月,还在为大众写启蒙札记。的信”。第一辑主要是讲述了陈先生的他说,“现在‘启蒙札记’已经完成了24出身、求学、上大学,出国分配在“世篇,还要继续写下去。也许直到‘那一和”(即后来的对外友协)工作,结婚,刻’到来,怕也写不完。”真是“春蚕到尔后进入欧洲研究所做学术研究。“忆旧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尽管,陈知”这一辑中,有回忆他的领导、同事先生的著作为普通读者知之甚少,陈先的,有讲周恩来、董乐山、张芝联、范生绵密平和的文风,没资中筠先生明快用、宗璞等故交的,但我认为他与李一犀利,

7、广受青睐;但他在知识精英的读氓、李慎之两位挚友最为投缘,这二位者心中,是一直保持有独特位置的。也是他最敬佩的人物;两李之作风人格,近日,陈先生女儿赠我三联版《陈乐思想学识,让陈先生永志难忘。如在忆民作品》几集。当读毕第一集《在中西之李一氓,晚年李有《岁暮》一诗,他颇间——自述与回忆》,始读波澜不惊,而为看重,不妨录之:至4o页后,渐入佳境。待篇篇读下去,西风彻夜不成眠,一梦迷离断欲连。倒有点似他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