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038513
大小:4.04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5-08
《轻纱薄如空素纱襌衣的美.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轻纱薄如空”---领略素纱襌衣的魅力11级人文教育黄冬梅薄如蝉翼---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襌衣素纱襌衣(襌,也写作褝,音dān,《说文解字》:衣而无里,谓之襌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禅衣.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轻若烟雾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共用料;约2.6平方米仅重;49克出土的两件一件48另一件49.48克的被盗走素纱襌衣巧夺天工的工艺魅力此件襌衣的组织结构为平纹交织,其透空率一般为75%左右。制织素纱所用原料的纤度较细,表明当时的蚕桑丝品种
2、和生丝品质都很好,缫丝织造技术也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素纱,一般为未经染色的纱织物。这件“襌衣”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边缘,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它也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文化的骄傲。复制的素纱禅衣素纱襌衣---无可掂量的价值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襌衣,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rèn)、直裾。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世界上最早的印花织物,色彩鲜艳,纹饰绚丽。且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素纱单衣有着无可掂量的经济价值、考古价值、文学价值素纱
3、襌衣---汉织艺难以企及的高度轻不是素纱襌衣的真实价值,更重要的是印证中国汉朝发达的丝绸制作工艺。后人只能笨拙地用“巧夺天工”来形容它的不凡。马王堆的100多件精致的丝绸制品,绢、绡、缣、绮、锦、纱、罗、绦等应有尽有,映衬着“丝绸之路”的繁荣。素纱,属于原料没有经过染色;而马王堆也有水平很高的印内花织物。其中用两块凸版套印的灰地有银白加金云纹纱,工艺水平在当时业界也独占鳌首。重现了丝绸之路的辉煌。素纱襌衣的服饰魅力素纱襌衣轻薄而透明,如何穿着呢?《诗经·郑风·丰》:“衣锦衣,裳锦裳。”多数学者认为贵为丞相夫人的辛追欲
4、露华丽外衣纹饰,因此在色彩艳丽的锦袍外面罩上一层轻薄透明的襌衣,使锦衣纹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不仅增强了衣饰的层次感,更衬托出锦衣的华美与尊贵。有着轻柔和飘逸质感的纱衣,穿在女子身上,迎风而立,徐步而行,飘然若飞,极现女性的柔美素纱单衣的文学魅力《缭绫》---白居易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霜赏析;咏诵这诗句,以为诗中那飘渺如雾般轻盈,晶莹如水般剔透缭绫的描写不过是诗人的艺术夸张。直至闻名于世的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墓中大量丝织品,特别是两件素纱襌衣的出土,证实了诗人的描写并非凭想象夸
5、张而作,而是据实形象化的描写谜一样的主人---辛追夫人辛追(前3世纪-前186年),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育有一子利豨;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于1972年出土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1号墓。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也是具体表现中国汉朝上层社会文化、生活的活体见证出土之地---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东郊一座古代墓葬的横空出世,让“马王堆”成为一个响遍全世界的
6、名字。有人把它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培城”。马王堆的珍贵文物一号汉墓的彩绘漆棺,色泽如新,棺面漆绘的流云漫卷,形态诡谲的动物和神怪,体态生动,活灵活现,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琴瑟笙竽——汉代最完备的乐队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的伎乐佣,一个个样貌生动的木俑凑成一组,琴瑟在御,仿佛正在为雍容华贵的辛追夫人演奏一曲典雅的宴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