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倾听而精彩.doc

课堂因倾听而精彩.doc

ID:55028185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6

课堂因倾听而精彩.doc_第1页
课堂因倾听而精彩.doc_第2页
课堂因倾听而精彩.doc_第3页
课堂因倾听而精彩.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堂因倾听而精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因倾听而精彩薛晴“耳朵是心灵的通道。”——伏尔泰语倾听,就是细心听取别人说话。倾听是一种美德,善于倾听更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学会倾听”也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的新内涵,是一个学生获取知识、增长能力最基本、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一、倾听与回应(一)倾听有滋味【片段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塞北风雪图2.风雪战士受寒图3.冰雪战士宴请图4.暮雪送归人(轮台惜别图)师:对于刚才各小组研究之后汇报的图卷名称,你是否有需要修改、补充的,或者不同看法的?有比他们更好的吗?莫亚伟:我觉得第二幅的“战士”应该换

2、成“将士”,从诗中能看出“将军”和“战士”,这样表达可能更全面吧。耿小明:我认为“宴请”应该换成“饯别”更好,因为重点不是宴请而是送别。季小虎:我觉得应该把第一幅改为“八月飞雪漫天图”。师:对于以上的回答,大家同意吗?生3:我不是很同意季小虎的修改,“塞北风雪图”简洁明了呀。生4:我同意季小虎的修改意见。因为“八月”“飞雪”从诗句中能看出,而且漫山遍野都有。而且这个名称很有文学气息,很美!生5:我觉得莫亚伟看问题很细致,概括得很全面。生6:我也觉得“八月飞雪漫天图”很好,能紧扣住诗句本身,非常贴切。而“

3、塞北风雪图”显得笼统,下文每一幅都可以说是塞北的风雪图。解析:这是一段关于将诗句概括为图卷名称的讨论。这里有老师提纲挈领的引导,第一次要求修改、补充和提出不同看法,第二次将第一轮的补充修改引向更多维角度,以此获得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回应和碰撞。学生的回应有争奇斗艳的回答,有各抒己见的争锋,还有锦上添花的解说。比如生3和生4对“塞北风雪图”和“八月飞雪漫天图”的不同看法,或解说或评判。他们的回应都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学生积极思考、组织语言,在生生、师生的相互倾听中能一环扣一环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课堂或

4、层层深入,或螺旋上升,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在倾听中吸收,在倾听中回应,在倾听中汇合。(二)回应也热情师:你能把他的话再说一遍吗?生:(略)师:她说的句子中,表达了什么观点,你能帮她梳理一下吗?4生:(略)师:他们两个人的说法,有什么不同,你更欣赏哪一个呢?生:(略)解析: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掌握信息,了解大意。俗话说“听不清,是非精。”一些能力较弱的学生一般难以达到思维碰撞的阶次,那么怎样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警觉,全神贯注于课堂活动呢?可以通过复述提高倾听质量,提高课堂效率。这样随时随地的复述,可以使学生的

5、耳朵、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围绕课堂话题而打开,不至于游离于课堂,避免思维处于闭合的状态。倾听是有质量要求的。鸟鸣于涧,谷必应之;钟鸣于寺,风必和之。学会倾听,多给学困生一些时间,尊重他们的理解,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肯定和赞扬,使之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被动到主动的倾听之后,学会回应,尝试出击,从而享受到应有的学习权利,体验到参与的喜悦时拾回了学好功课的自信。倾听,是有目的要求的,二、倾听与辨析(一)倾听请凝神【片段二】《人琴俱亡》师:文中寥寥数言道尽兄弟之情,你从哪些地方读到了子猷子

6、敬的兄弟情深呢?江晓雨:我读到这样一句话: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子猷迫不及待便“径入灵床上”。严锋:我刚刚在听的时候,注意到“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子敬这个称呼出现两次,是子猷内心里无奈的呼唤。“人琴俱亡”是子猷在弹拨琴,而琴音凌乱不成曲调之后最后终于承认子敬离自己而去这已经是一个事实,那就是琴已经随子敬而去,人琴俱已亡故。张玉红:我觉得江晓雨没有讲清楚,为什么子猷要径入灵床上呢?师:那么你的观点是怎样的呢?生3:(略)解析:学生在开始发言时多一

7、些必要的交代,表示对前面相关同学的发言的关注、自己倾听后的感受和发言立场。这样能形成一个学习的气场和研讨的氛围,是彼此共同相生的环境,其表达与交流是交互的、多向的,而不是指向教师一个人的。只有全身心地听别人说,成为彼此的忠实听众,才能发现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疑虑、发现和创意等,才能及时捕捉课堂的生成资源,让学习在动态生成中挺进,使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着挑战与创新。教师应该培养师生共同认真倾听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可感的榜样。(二)辨析需敏锐【片段三】《纪念白求恩》师:下面请大

8、家用“这一段赞扬了……的精神”的句式说话,来概括第1、2、3段的意思。好,请举手发言。  生1:我看出来第1段通过叙述白求恩同志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幸牺牲在中国,赞扬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师:噢,哪个同学再试一下?  4生2:我觉得还可以概括得更加简要、简练、简洁,第1段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师:嗯,你不仅评价了别人,还有了更明了的答案。  生3:我想说说第2段,本段赞扬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