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零诊模拟.doc

新都区零诊模拟.doc

ID:55018949

大小:1.58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26

新都区零诊模拟.doc_第1页
新都区零诊模拟.doc_第2页
新都区零诊模拟.doc_第3页
新都区零诊模拟.doc_第4页
新都区零诊模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都区零诊模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都区零诊模拟(生物)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50分)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离不开显微技术的支持B.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C.论证了动植物的统一性D.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的图像,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调节粗准焦螺旋②调节细准焦螺旋③转动转换器④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A.③①②B.④③②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3.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硫氨酸的R基团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

2、种差异是由R基团的不同引起的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4.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①C、H、O、N、P、S是蛋白质、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②葡萄糖是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③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DNA、RNA④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水⑤糖蛋白、抗体、受体、限制酶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⑥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①②④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

3、④⑥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化合物都以碳链为骨架B.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C.蛋白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D.腺苷是构成ATP和RNA的基本成分7.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伴随着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TP转变成ADP,从而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B.分泌蛋白的运输离不开内质网膜转变成高尔基体膜C.神经细胞分化成许多扩大膜面积的突起,主要功能是促进代谢D.在细胞周期中,染色质变成染色体有利于核内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8.在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DNA→RNA→氨基酸B.内质网膜→囊泡膜→高尔基体膜

4、C.性激素→下丘脑,性激素→垂体D.生长素→果实发育,生长素→发芽9.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②蛙的红细胞③人体浆细胞 ④乳酸菌细胞 ⑤酵母菌细胞9A.①②B.③④C.③②D.⑤④10.我国卫生部将猪流感病毒正式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B

5、.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C.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定含有C、H、O、N、P等化学元素D.利用高温等常规方法难以杀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11.下列生理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直接关系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B.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C.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D.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12.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图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观察到的B.此图无法判断哪侧是膜内,哪侧是膜外C.①与②均可以运动,所以形成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若用荧光对细胞膜进行标记,一般标记在②上13.右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

6、的是(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不变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14.在右面的实验装置中,玻璃槽内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内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D.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15.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利用淀粉、蔗糖、淀

7、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16.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对其叶片进行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17.右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