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育人视角探析大学校史的传播效果-论文.pdf

基于育人视角探析大学校史的传播效果-论文.pdf

ID:54982942

大小:241.4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7

基于育人视角探析大学校史的传播效果-论文.pdf_第1页
基于育人视角探析大学校史的传播效果-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基于育人视角探析大学校史的传播效果-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教学基于育人视角探析大学校史的传播效果张庆华,沈洁(东华大学,上海201620)摘要:传播和弘扬大学在自身发展中积淀的厚重校史,对任何一所大学而言至关重要。大学校史传播的主要目的就是育人,而校史传播效果也是通过校史育人功能的发挥进行考量。文章基于育人的视角,提出评价校史传播效果的三个考量因素,分析大学校史的传播机制,在传播机制中研究出大学校史传播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校史;育人;传播效果;传播机制大学校史,反映了一所大学从无到有、艰苦奋斗的发展历程,记识校史资源,要准确、清晰、积极地传播校史,并能够编研生

2、动、直载着大学不同时期的教学科研成果,记载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走出校门观、有趣的校史文化产品和成果等。步入社会的贡献,是校园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传承载体。它可以为大1.2校史传播的广度——是否运用多种有效渠道传播校史,并对师生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和历史借鉴,更为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爱思想言行产生深远影响国爱校教育增添生动的历史教材。因此,校史能否充分地发挥其潜移校史传播最突出的特点是可见性、可操作性强,易于激发大学生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史传播的效果。的情感,易于被大学生接受。因此要通过多

3、种媒介进行校史的传播。1评价大学校史传播效果的考量因素不同的传播媒介产生的传播效果是不相同的,对某一特定的校史内容众所周知,大学校史传播的主要目的就是育人,其传播效果的好和不同的传播对象,传播主体就要选择适宜、有效的媒介,校史传播坏直接关系到校史育人功能的发挥,如大学生能否不断增进对学校的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感情,确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能校史传播效果是一个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校史传播中运用否被正确引导等等。笔者以为评价校史传播的效果可以从传播宽度、的多种有效渠道可以创设出有

4、教育意义的情景,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春风化雨般的育人效果。广度和深度几个因素来考量。1.1校史传播的宽度——能否挖掘校史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并能1.3校史传播的深度——是否能够创新大学精神、提大学园文化内涵准确、清晰、积极地传播校史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所大学的师生在学任何一所大学,它们的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联。校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反映师生在价值取向、思维大学校史可以看做是一部爱国的历史、奋斗的历史,它发展的各个阶方式和行为规范上独具特色

5、的一种整体意识和精神力量。校园文化主段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展现大学各个阶段的优秀文化和精神,特别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大学校园为活动是建国后,大学的建设发展清晰地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空间,以大学精神为其主要特征。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华所发展的进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进程,反映出党和政府对高等在,承载着一所大学的所有内涵。校史传播无疑是校园文化不可替代教育不断重视的过程和高等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过程。开展校史传的传承方式。播,实际上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延

6、伸,能更多地2构建多维度的大学校史传播机制激发大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2因此,大学应该对校史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已深刻认识到校史传播的重要作用,并且传播予以足够的重视,挖掘其中蕴含的价值,使他们更加了解学校的从校史传播的宽度、广度和深度做出各方面的努力,充分发挥校史育历史和发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对自己肩负的使命有更人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提升校史传播效果,主要从三方面构建校史清晰的理解,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与国家和民族传播机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2.1理念支撑——大学校

7、史传播的前提此外,大学校史传播需要有传播主体,包括大学档案馆、校史相大学校史传播的前提在于必须正确认识校史工作在大学中的地位关部门和校史工作者等等。作为校史的传播者,应该全方位的深刻认一个有机整体,确保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院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管理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指导。提高。综上所述,我们在认真研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各种信息的载体、途径和平台的前提下,以全面质量管理做指导,建立建设教学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价值建立科学有效的高职院校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网络化

8、平台,质量监控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平台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将网络与其他载体的反馈相结合的形式,形成多样化的从技术支持上实现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形成学院教学的宏观监控和高校内部自我约束相结合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系统的反馈体系,同时将网络反馈体系与监控体系相结合,形成完善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及网络化平台,这必将对我国高职院校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