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坍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ID:5489858

大小:602.6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7-12-15

坍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1页
坍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2页
坍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3页
坍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4页
坍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坍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1总则2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3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124.预防与预警措施145处置程序156处置措施187保障措施228培训与演练259附则2525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加强广西医科大学蟠龙住宅小区(7#地)-南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规范项目部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确保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开展项目部自救,实施应急救援,尽最大可能减少事故的危害和损失,保障职工生命和项目部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本预案。1.2 编制依据《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_29639-2013)《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第

2、一册1.6.2.3施工安全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知识》《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1.3 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为项目部坍塌事故应急预案,适用于本项目部所发生的坍塌事故应急响应及救援25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五象新区南宁大桥南,西邻龙村路;南面为既有市政公路-博艺路;北面为云龙街道;东面为城市绿化带临近市政彩凤路。承包范围为广西医科大学蟠龙住宅小区(7#地)-南:7#楼、8#楼、9#楼、10#楼、11#楼以及地下车库。由

3、5座住宅楼、8个单元组成,占地面积27398.00m2,总建筑面积144630.21m2,其中地上31~33层的高层住宅楼,地下2层的地下室,场地布置以及室外道路、停车场等。结构形式为剪力墙框架结构,基坑深度9.2m。其中9#楼、10#楼外架将使用附着式提升脚手架,模板将使用铝合金模板。7#楼、8#楼、11#楼将使用悬挑式脚手架,模板将使用木模板。2.2危险源分析:2.2.1坍塌事故危害程度分析事故类型危险源危害程度分析危险因素基坑边坡坍塌事故基坑边坡人身伤害(轻伤、重伤、死亡)、经济损失施工过程中坑壁发生断裂或土质松软、基坑工程违规施工脚手架坍塌事故脚手架安装、拆除作业、爬架升降

4、作业人身伤害(轻伤、重伤、死亡)、经济损失脚手架工程承载力计算安全系数预留不充分、脚手架安装拆除作业未按方案执行支模架坍塌事故支模脚手架安装、拆除作业、混凝土浇筑人身伤害(轻伤、重伤、死亡)、经济损失支模架工程承载力计算安全系数预留不充分支模架安装拆除作业未按方案执行、混凝土浇筑未按方案执行2.2.2预防控制措施:251)基坑坍塌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土方开挖控制措施基坑土方一般采用机械挖法,开挖前,应根据基坑坑壁形式、降排水要求等制定开挖方案,并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开挖时,应有技术人员在场,对开挖深度、坑壁坡度进行监控,防止超挖。对采用土钉墙支护的基坑,土方开挖深度应严格控制,

5、不得在上一段土钉墙护壁未施工完毕前开挖下一段土方。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层高不宜超过1m。对采用自然放坡的基坑,坑壁坡度是监控的重点,当出现基坑实际深度大于设计深度时,应及时调整坑顶开挖线,保证坑壁坡率满足要求。2加强对支护结构施工控制措施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内部支护结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是保证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质量检验的对象包括支护结构所用材料和支护结构本身。对支护结构原材料及半成品应遵照有关施工验收标准进行检验,主要内容有:(1)材料出厂合格证检查;(2)材料现场抽检;(3)锚杆浆体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强度等级检验。对支护结构本身的检验要根据支护结构的形式选择,如土

6、钉墙应对土钉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对混凝土灌注应检测桩身完整性等。考试大3.加强对地表水的控制在基坑施工产前,应摸清基坑周边的管网情况,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管网造成损害,出现爆或渗漏。同时为减少地表水渗入坑壁土体,基坑顶部四周应用混凝土封闭,施工现场内应设地表排水系统,对雨水、施工用水、从降水井中抽出的地下水等进行有组织排放,对坑边的积水坑、降水25沉砂池应做防水处理,防止出现渗漏。对采用支护结构的坑壁应设置泄水孔,保证护壁内侧土体内水压力能及时消除,减少土体含水率,也便于观察基坑周边土体内地表水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泄水孔外倾坡度不宜小于5%,间距宜为2~3m,并宜按梅花形布置。

7、4.搞好支护结构的现场监测支护结构的监测是防止支护结构发生坍塌的重要手段。在支护结构设计时应提出监测要求,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经设计、监理认可后实施。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目的、监测项目、测试方法、测点布置、监测周期、监测项目报警值、信息反馈制度和现场原始状态资料记录等内容。监测项目的内容有:基坑顶部水下位移和垂直位移、基坑顶部建(构)筑物变形等。监测项目的选择应考虑基坑的安全等级、支护结构变形控制要求、地质和支护结构的特点。监测方案可根据设计要求、护壁稳定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