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近视-爱护牙齿》主题班会.doc

《预防近视-爱护牙齿》主题班会.doc

ID:54765932

大小: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1

《预防近视-爱护牙齿》主题班会.doc_第1页
《预防近视-爱护牙齿》主题班会.doc_第2页
《预防近视-爱护牙齿》主题班会.doc_第3页
《预防近视-爱护牙齿》主题班会.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预防近视-爱护牙齿》主题班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预防近视,爱护牙齿”主题班会主要内容:一、目标1、使学生了解近视的原因和保护视力的方法;纠正学生不良用眼习惯和错误的做眼睛保健操动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2、使学生认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了解有关牙齿和护牙小知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二、过程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男:哎呦、哎呦女:哎呦什么啊!男:我饿!女:饿了就吃饭呗,你在这哎呦能管饿啊!男:我牙疼,吃不了饭了。合:哎呦!男: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副牙齿,牙齿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女:牙齿也影响着我们的容貌,所以爱护牙齿很重要。男:今天我

2、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有关牙齿的小知识!首先我们大家一起观看坏牙齿的图片。女:俗话说的好: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那种滋味可不好受呀!那我们怎么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牙齿呢?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学习牙齿的保健的方法。1、注意牙齿卫生,保护好牙齿。2、睡觉前不要吃甜的东西,不然会得龋齿呦!第4页共4页3、不要咬坚硬的东西,要保护好牙齿。转舌:就是翻卷舌尖,360度旋转,先外后内,天天坚持按摩三十六次。鼓漱:双唇紧闭,作含水漱口状,鼓漱三十六次。主持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预防近视,与爱护牙齿一般重要。1、

3、眼看东西的奥秘。2、近视眼及其发生机制。3、中学生患近视的原因。4、科学用眼,预防近视。一、眼看东西的奥秘俗话讲:“眼睛是人的灵魂的天窗。”眼睛能使人获得丰富的知识材料,观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内心的情感,体现人的精神面帽貌,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器官。眼睛是怎样看.见东西的呢?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其中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脉络膜相当于暗箱,视网膜相当于底片。眼睛看东西全靠眼球(即眼珠)。眼球四周那层眼白叫巩膜,巩膜是眼球的围墙,是不透光的。眼球前面开的那个透明的窗口叫角膜,光线就从这

4、里射向眼球。从角膜射进来的光线过了几关,通过晶体集中成影像后,影的光刺激了视网膜,视网膜立即把这个消息通过视神经报告给大脑。人就感觉到这个影像的亮光,看清楚了物体。二、近视眼的形成原因第4页共4页1、正常眼的调节。正常人的眼通过调节作用,既能看清远方的物体,也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远方的物体时,眼睛不需作任何调节,物像主很清楚;而看近处的物体时,只有通过调节,使晶状体变凸、增厚,屈光度增大,才能看清物体。晶状体变凸是由于限内睫状肌收缩,使悬吊晶状体的韧带(即晶状体小韧带)放松而产生的。2、近视眼及其发生机制。

5、近视眼能看清近和物体,在看远处的物体时,由于物像落在视网分为两种,一种叫调节性近视,也叫假性近视,另一种叫轴性近视,也叫真性近视。中小学生的晶状体弹性强,调节力大,当物体(如书本)距离眼睛很近时,也能看得清楚。由于他们的读书习惯不好,或由于采光、照明条件不好,总是把书本放得离眼睛很近,睫状肌总是处于收缩状态。久而久之,睫状肌发生持续痉挛,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肌不能放松,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扁平状态,这种情况就是调节性近视。中、小学生的近视,绝大部分属于这一类型。这时,如果注意保护视力,消除引起调节紧张

6、的因素,视力可以好转或恢复到正常。三、患近视的原因(1)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太近,看书和写字姿势不正确,用眼时间过长。(2)光线太弱或太暗,照明度不适合眼睛的要求。(3)看书的姿势不正确,或看书的场所不恰当。有些少年儿童喜欢躺着看书、坐车看书、走路看书。躺着看书,往往照明不足,姿势歪斜,书本不易放正。第4页共4页(4)遗传倾向的存在,一般高度近视(6屈光度以上,俗称600度)大都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但是,遗传因素引起的近视占近视眼总数的比例较小。四、科学用眼预防近视近视眼是中小学的常见病,是造成视力不良的主要原

7、因。预防少年儿童近视眼,须从多方面着手,采取综合措施方能生效。1、控制看书时间2、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3、调节看书的光线4、走路、乘车不要看书5、加强营养和锻炼,增强体质。6、坚持做眼保健操7、看电视时要注意保护视力8、多看绿色物体对眼睛有益五、小结: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我想大家对眼睛的重要性一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眼睛如同一扇展示心灵的窗户,也如同照亮我们道路的明灯,原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拥有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第4页共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