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在煤矿防灭火中的应用.doc

氮气在煤矿防灭火中的应用.doc

ID:54763667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1

氮气在煤矿防灭火中的应用.doc_第1页
氮气在煤矿防灭火中的应用.doc_第2页
氮气在煤矿防灭火中的应用.doc_第3页
氮气在煤矿防灭火中的应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氮气在煤矿防灭火中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氮气在煤矿防灭火中的应用  煤矿防灭火对于惰性气体的定义与化学对惰性气体的定义不尽相同。在防灭火的工作实践中,惰气是指不参与燃烧反应的单一或混合的窒息性气体,其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气。最常见的防灭火惰气是燃气、氮气和二氧化碳。  一、氮气的性质  众所周知,氮气的原料是空气。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无腐蚀,不自燃,也不参与燃烧的气体,标准状态下,气体密度为0.461kg/cm3,液体密度为80.8kg/m3,氮气在101.325Kpa,-195.8℃时变成无色的液体,在-209.9℃时,变成雾状的固体。氮气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很难与

2、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震动、热和电火花作用下都较稳定。  二、氮气防灭火作用原理  注氮防灭火的实质是向采空区氧化带内或火区内注入一定流量的氮气,使其氧含量降到10%或3%以下,达到防火、灭火和抑制瓦斯爆炸的目的,其作用有:  1、消除瓦斯爆炸的危险  在煤矿当采空区一旦出现火灾,危害最大的是导致其内混合气体的爆炸。由混合气体爆炸三角形知,混合气体中氧含量低于12%时就有减小爆炸的可能性。但是,混合气体爆炸的界限不仅取决于这种气体在空气中所占的百分比,还部份地决定于混合气体的温度和气压。温度和气压的增高使这个界限扩大,反之缩

3、小。如果混合气体被加热到300℃,氧含量为9%时就能发生爆炸。因而国内的研究表明,将氧气的临界含量控制在5%以下时几乎能防止任何爆炸,否则爆炸还有可能发生。而氧气的含量低于10%时混合气体的爆炸有显著的降低。正是从这一理论出发,向火区注入氮气后使其氧含量降低,而且只要氧含量低于10%时就能大大地减少爆炸的可能性。  2、减少漏风的作用  采空区漏风是造成自然发火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封闭或半封闭的采空区而言,从理论上讲,注入氮气后增加了其注入空间内混合气体的总量,能够减少封闭区内外之间的压力差,从而起到减少封闭区外部向内部漏风的

4、作用。  如果巷道里的密闭墙有裂缝或密闭强有裂缝,当密闭区内为负压时,空气可以通过墙缝或绕过密闭墙而进入密闭区。为了防止密闭漏风,可向密闭前后墙之间的空间连续不断地注入必要流量的氮气,使该空间形成正压,阻止新鲜空气进入密闭区内。  3、降温作用  对于有内因火灾的采空区来说,其温度大于外界温度。当采用氮气灭火时,无论是采用液氮,还是氮气,其氮气的温度均低于火区的气体温度,加之氮气在注入火区后的流动范围大,对采空区来说都有显的降温作用。  4、防止煤的自燃发热和自燃  煤炭自燃的三要素是:煤有自燃倾向性;有连续的供氧条件;热量易

5、于积聚。煤矿生产工作面采空区氧化带内的漏入风量不足以带走煤氧化产生的热量,则煤温就逐渐升高,这时煤处于自燃发热。当温度达到煤的临界温度以上,氧化急聚加快,大量产生热量,又使煤温迅速升高,达到煤的着火温度时便着火燃烧起来,即进入自燃状态。基于此煤氧复合学说,采取向工作面采空区氧化带内注入一定流量的氮气,降低该带内的氧气含量,达到破坏煤炭自燃的一个要素,使其氧含量降到煤自燃临界值以下,就达到了防止煤自燃的目的。  5、降低燃烧强度  无论是外因火灾,还是内因火灾,当火灾已经发生,向火区内注入一定流量的氮气,使该区内的氧含量由21%

6、逐渐降低到10%以下,熊熊大火就逐渐处于自熄。  三、优缺点  国内外煤矿应用氮气防灭火的实践表明:氮气具有灭火速度快,既能防火,也能灭火,还能抑制瓦斯爆炸,无污染环境和机电设备等优点。其缺点是氮气的密度比空气轻,容易流失。因此,在注氮的同时,必须采用堵漏      措施相配合,才能取得97731248:来源:中国安全天地网  $False$  $Fals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