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758908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1
《办公楼装修工程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办公楼装修工程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办公楼装修工程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办公楼装修工程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办公楼装修工程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办公楼装修工程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 办公楼装修工程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提要:搭设安全要求:搭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施工必须佩戴安全带。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搭设时不得从操作面向下乱扔钢管、卡子计划范文 办公楼装修工程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 本工程大堂装修吊顶设计标高最高为,最低为,因此此部分装修需搭设满堂红脚手架,脚手架高度按照吊顶设计标高-设计,采用钢管脚手架。 1施工方法: 从一个角部按照间距900mm布置立杆,保证立杆平直放置,扫地杆距
2、地500mm,立杆底部设置脚手板,立杆纵距为1200mm,钢管之间采用接头卡连接,水平杆与立杆之间采用转卡连接。 装设第一步的纵向水平杆,随校正立杆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顺序依次向上搭设。 立杆接长沿高度方向错开500mm,搭接长度不小于600mm。 脚手架周圈立杆高度比其他部位立杆高度高500mm,作为安全防护使用。 脚手架上采用钢管上满铺50mm厚脚手板一层,钢管间距300mm,与水平杆及相邻立杆使用十字卡连接。脚手板之间使用8#铁丝连接,保证绑扎牢固。 2施工满堂红脚手架计算: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3、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等规范。 落地平台支撑架立面简图 落地平台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立柱横向间距或排距la:,脚手架步距h:; 立杆纵向间距lb:,脚手架搭设高度H:;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平台底钢管间距离:; 钢管类型:Φ48×,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 2.荷载参数 脚手板自重:; 栏杆自重:; 材料堆放最大荷载:;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二、纵向支撑钢管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w=; 截面惯性
4、矩I=; 纵向钢管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脚手板与栏杆自重: q11=+×=/m; 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 q12=×=/m;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 p1=×=/m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恒载:q1=×q11+×q12=×+×=/m; 均布活载:q2=×=/m; 最大弯距mmax=××+××=; 最大支座力N=××+××=; 截面应力σ=×106/=/mm2; 纵向钢管的计算强度
5、小于/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恒载: q=q11+q12=/m; 均布活载: p=/m; V=×/= 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250与10,满足要求! 三、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 最大弯矩mmax=; 最大变形Vmax=; 最大支座力Qmax=; 截面应力σ=/mm2; 横向钢管的计算强度小于/mm
6、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 按照扣件抗滑承 办公楼装修工程满堂红脚手架施工方案提要:搭设安全要求:搭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施工必须佩戴安全带。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搭设时不得从操作面向下乱扔钢管、卡子计划范文载力系数,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R=; R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
7、式: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σ----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 A----立杆净截面面积:A=; w----立杆净截面模量:w=; σ--------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mm2; Lo----计算长度;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或计算 lo=k1uh lo=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 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