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案例.doc

加法交换律案例.doc

ID:54733714

大小:18.6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0

加法交换律案例.doc_第1页
加法交换律案例.doc_第2页
加法交换律案例.doc_第3页
加法交换律案例.doc_第4页
加法交换律案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法交换律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年级《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在学生掌握加减乘除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具体实例中对运算定律有所接触。教科书在运算中多次渗透了运算律和简便计算的一些方法。本课是5个运算定律的起始课,研究方法对后面的学习起到引领作用。本课按照提出猜想——解释验证——结论建模——应用提高的顺序学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2、经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3、会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过程与方法:经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

2、换律的探索过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现应用意识。三、案例细节:一、情境导入,引发思考。我们四五班上的男生和女生人数一共是多少?怎么计算?二、自主学习,提出猜想。借助等式例如:“4+6=6+4,3×5﹦5×3”,请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照样子每人编写一个算式。引导学生猜想:是否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设计意图: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同时呈现,同时研究,充分做到尊重学生认真规律,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三、交

3、流汇报,验证猜想。1.交流:有了猜想,我们还得验证。你打算怎么验证?2.学生举例验证,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交流所举例子,教师选择部分例子写在黑板上。4.呈现两个学生的例子:一、一个全是一位数与一位数相加,二、既有一位数相加,也有两位数相加,也有三数加,甚至更大的数相加的例子,也可以举小数,分数的例子。教师的意图是举例验证时是要考虑全面的。5.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例子,并通过比较,体会这些例子对于验证这一猜想的作用。6.由例子验证的支撑,给猜想下结论经:“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7.小结举例验证的方法,板书“加法交换律”。(

4、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四、类比拓展,提出新猜想。1.学生选择部分猜想,举例进行研究。教师参与,适时给予指导。2.交流:哪一猜想是正确的,你们是怎么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教师板书若干例子,进而得出结论:“任意两数相乘,交换它们的位置,积不变”。板书“乘法交换律”3.探讨:减法和除法中有交换律吗?学生交流后,举出反例就能推翻猜想。(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其他运算中是否也具有这样的规律。学生大胆提出猜想,自觉寻找例子验证自己的猜想。)四、教学结果:本节教学时,

5、首先,通过谈话,计算本班人数,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观察黑板上两组加法算式,使学生自己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但仅凭几道等式就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能使学生信服,进而提出猜想,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举出更多的例子来验证。学生举出了一位数、两位数相加的例子,并且从中没有发现反例。教师引导学生举三位数,四位数,小数,分数的例子,通过列举大量的例子,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再用同样的方法与过程,使学生自己总结出乘法交换律。体会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在生活的应用。最后是练习巩固,基础练习,提高练习,从中发现交换律的作用

6、,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五、教学反思和评价:《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掌握这两种运算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在教学中,我主要想体现以下几个教学理念。1.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在本节课中,我尽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课堂上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7、。2. 在教学中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本节课中,我主要渗透的是归纳猜想的思想方法。以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一知识为载体,通过举例,让学生观察归纳出交换律,然后进行进一步的猜想,再举例验证,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还渗透了一种反例反驳的方法,通过反例证明猜想错误,让学生明白,猜想通过验证,有时候是正确的,有时候是错误的。以上就是我在备这节课时的一点思考,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表扬不够多,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等等。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指教。以后,多听课,多学习。学习优秀教师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

8、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