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723220
大小:96.83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20
《文言虚词实例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总复习虚词“而”、“于”、“之”的用法及举例一、知识点梳理:而“而”作连词,这是最主要的用法。判别时,一定要理清“而”前后词语或分句之间的关系。它一般表示以下关系:l、表并列,连接前后并列词语,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①敏而好学《论语》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③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2、表承接,这种关系一般表示“而”前后的分句或词语有动作的先后。“而”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3、表递进,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这种用法在初中教材中较少,有两个句子
2、。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4、表修饰,这种用法较多,有时易混淆为“顺承关系”,其实只要仔细分析“而”前后词语的关系,还是容易区别的:如果“而”前面的词语或短语在句中作修饰、限制语,“而”之后是中心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简而言之,“而”前后的词语构成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而”肯定表修饰。表示时间、情态、方式、方向等,则表示修饰关系了,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③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5、表转折,可连接分句也可连接词语,译作“但是”“可是”“却”。①可远观
3、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6、表因果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7、表假设,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8、跟其它词构成复音虚词。有以下几种情形:A“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句: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B“而后”,相当于“然后”。例句: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既而”、“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例句:既而儿醒《口技》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D“而或”,相当于“有时”。例句: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二、练习1、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
4、》——表修饰,“着”2、挺剑而起《陈涉世家》——表承接,不译3、而旗尾略不沾湿《观潮》——表转折,“但是”4、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表修饰,不译5、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表并列,可不译于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对于”、“同”、“给”、“到”“从”等。如:①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伤仲永》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3、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
5、、“胜过”。如:①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②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4、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5、表被动①受制于人②衡于虑,困于心。《孟子二章》练习:一、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表比较,“比”2、不能容于远近 ——表被动,“被”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表对象,“在······方面”4、奉命于危难之间——表时间,“在”5、天下事,成于勇,败于怯——表原因,“由于”6、业精于勤,荒于嬉——表原因,“由于、因为”之1、作助词(1)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例句: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
6、其一富。《为学》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⑤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例句: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④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⑤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3)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例句:①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4)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例
7、句: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5)音节助词,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例句: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②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公将鼓之《曹刿论战》2、用作代词(1)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例句:①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②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③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⑤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3、用作动词译作“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