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721428
大小:2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0
《高三化学月考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哈市松北区对青一中13至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班级姓名考号_____________密封线………………………………………………………………………………………………………………………………………………………………○ ○ ○ ○ ○ ………………………………………………………………………………………………………………………………………………………………………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一中高中考试试卷高三化学学科本试卷分第Ⅰ卷
2、(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只交答题卡。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的是( )①焦炭 ②纯碱 ③碳酸钙 ④氢氟酸 ⑤硝酸 ⑥氢氧化钠 ⑦硝酸钙A.③⑤⑦B.⑤⑦C.③⑤D.⑤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可以跟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②根据反应SiO2+CaCO3CaSiO3+CO2↑可推知硅酸酸性比碳酸强③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④二氧化硅常被用来制造光导
3、纤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在SiO2+3CSiC+2CO↑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A.36∶30B.60∶36C.2∶1D.1∶24.(2009·芜湖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D.③⑤5
4、.将足量的氯气通入下列溶液中,溶质阴、阳离子的结构都改变的是( )A.AgNO3B.Na2CO3C.NaOHD.FeBr26.将氯气通入一定温度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得到含有次氯酸钾、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溶液。测得该溶液中c(ClO-)∶c(ClO3-)=2∶1,则溶液中KCl和K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2∶5C.7∶2D.2∶77.饱和氯水长时间放置后,下列粒子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减少的是( )①Cl2 ②HClO ③H2O ④HCl ⑤O2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⑤
5、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①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②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③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MnO2+4HClMn2++2Cl-+Cl2↑+2H2O④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a2++2ClO-+H2O+CO2===CaCO3↓+2HClO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9.标准状况下,将aLH2和Cl2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气体通入含bmolNaOH的热溶液中,气体恰好被完
6、全吸收,NaOH无剩余,测得反应后溶液中含Cl-、ClO-、ClO3-,则原混合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为( )A.a/2molB.(a/22.4-b)molC.(a/22.4-b/2)molD.b/2mol10.广东正在建设海洋强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往淡水中加入NaCl等配成人造海水,可用于海产品的长途运输C.赤潮主要是由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引起沿海水域的富营养化而造成的D.海洋经济专属区的资源开发可获得Fe、Co、K、Au、Mg、B等金
7、属11.下列实验能证明有SO2存在的是(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3)能使品红溶液褪色;(4)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能溶于盐酸;(5)通入Br2水中能使Br2水褪色,再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A.都能证明 B.都不能证明C.(3)(4)(5)能证明D.只有(5)能证明12.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若将甲用水稀释,乙中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丙不变,然后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
8、中和,至完全反应时,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是( )A.丙>乙>甲B.甲=丙>乙C.乙>丙>甲D.甲=乙=丙13第3页(共3页)哈市松北区对青一中13至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班级姓名考号_____________密封线………………………………………………………………………………………………………………………………………………………………○ ○ ○ ○ ○ ……………………………………………………………………………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