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719774
大小:1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浅谈数学高效课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高效课堂—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几十年的感知感悟,几十年的不断探究、摸索和总结,我觉得教师不可以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存储器”,应给予学生能开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的金钥匙——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知识的能力。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一、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认识数学是门逻辑严密,科学性极强,实用很广的学科。对于这是认识和了解学生不会在短时间内形成,教师必须从入门学习数学开始下意识地引导和灌输。使学生从小开始感知和体验学习数学不能“人云亦云”,要通过自己的严密的思考
2、,自主探究才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解决所发现的数学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有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数学的意向和习惯,也就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奠定了思想基础。二、在学生具备了自学数学的意向和思想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认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必须经过两个阶段,即(1——3年级)是自学能力初级阶段,4——6年级为深入阶段。在初级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知识的浅薄以及生活体验的欠缺,因此在这阶段千万不可拔高要求;不可全班一个要求,更不可急于求成。要求高了学生会感到压力较大,显得碍手碍脚不敢也不可
3、能发表他的独立见解,把这个年龄阶段能够发挥的思维想象抑制了,导致学生的思维不活跃,若将全班同学一个要求一个模式处理,会让较差的学生思想压力更大,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厌学心理,优差距离会拉太大,教学中想学生一蹴而就的形成自学能力,急于求成会使学生产生急躁情绪,这样不但不会使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反而不易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我将能力分成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低年级在计算能力的培养上,我要求学生将数与实物联系起来,让学生感知数的概念,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数感,用实物体验生活中的数从而达到使
4、学生觉得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从不孤立地让学生计算,总是将数与实物放在一起来思考,使学生明确加减法的数学算理,从不要求学生掰手指来计算,要求学生脱口计算,这样学生能够准确迅速地说出10以内加减算式的得数,学生具备1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能力后,再学10以上的加减法就迎刃而解了,我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进行计算(口算)学生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凑十法”如:在计算9+7时,学生会马上想到9和1可以凑成10,所以把7分成1和6,1+9=10,10+6=16,通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认知学生具备很强的口算能力。
5、很明显为高年级的计算能力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上,我要求学生通过实物和图片感知感悟这道题用什么方法来解,为什么要用“加”、“减”、“乘”或“除”,通过图文结合是学生清楚地了解图片中的文字中的信息,然后把图文信息放在一起来进行分析处理,就能迅速地找到解问题的方法。低年级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对学生的自学要较前,只要求学生自己认真阅读教材,根据自己了解的信息和所学到的方法,先对教材中的练习通过独立思考自行练习,学生边做练习,老师边来回巡视,一是进行个别辅导(对学有困难的学生)二是掌握学生自学中所存在的
6、问题,然后进行练习反馈,先练习反馈找出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自行改正,其次,是教师反馈主要解决学生在练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理通则达的目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知识面的扩大,学习能力的提高,生活阅历的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要求也相应的提高,因此,从四年级开始,学生的自学能力的训练分两条线运行,除了像低年级一样该动手操作的(剪一剪、画一画、比一比)必须自己先操作,自行阅读教材,处理教材练习以外,我还要求学生写教学章节笔记,笔记要求写出学习内容,每个章节中必须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自己在自学数学中所遇到的困难等。这样能够
7、使学生理清章节数学的内容的脉络,能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促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一旦具备了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就显得轻松多了,就像只需要适当点拨,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一文所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也与当今的教育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吻合。经过自己的教学体验和实践以及不断的探究,我认为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可行的,收到的教学效果比较优良,这么多年以来所教各年级的教学统考成绩与同级同科相比都名列榜首。但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多多,还需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研究学
8、生的学法。力争把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教的更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