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706717
大小:2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0
《住宅楼项目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住宅楼项目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住宅楼项目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住宅楼项目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住宅楼项目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住宅楼项目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提要:定位放线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学图。在弄清各相关设计尺寸后,采用平面解析集合的方法,建立坐标 住宅楼项目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1测量总则 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标高基准点为依据,进行轴线测放及标高控制,根据规范要求,在适当地惑,设置弓[进水准标高点后的现场水准基准点,并作为沉降观测的基准。基准点做法见下图。。 [2测量关键部位的施工 1、概况:本工程的平面几何形状采用、不同的角度组合,因此,定位放线的准确与否成为能完成及充分体现设计意图
2、,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点。 2、施工做法: 定位放线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学图。在弄清各相关设计尺寸后,采用平面解析集合的方法,建立坐标,求得圆弧与直轴纺gU相应计算公式,解得矢高,绘制定位放线图。 根据已确定的主轴线与次轴线,编制定位放线测量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由项目部相关技术人员及公司技术部门集体编制,由总工程师审核后,进行实施。 现场项目部定位完成后,由公司技术部门复核无误后,提请监理工程师和规划部门验收。 [3测量使用仪器 全站仪l台,j2经纬仪2台; 索佳DL-30数字水准仪1台,DSZ3水准仪2台; 小测量误差,要求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提出 2米锢钢
3、尺1付; 50米钢尺2把; 2米塔尺2把; 其他辅助仪器 以上仪器均通过技术监督局计量检定合格。 [4测量人员 组长由集团公司测量队长担任,组员包括项目工程师、专职质量员、经纬仪测量员、水准仪测量员、丈量人员、记录员等。 [5测量精度的标准及控制 1、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中误差±5”以内,总误±10”以内; 2、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3、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并进行温度修正; 4、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1毫米以内,层高垂直偏差在±2毫米以内,总高度垂直偏差在±10毫米以内。 [6测量控制网的设置 1、标高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为基准,其数值以业主最新提供
4、的数据为准,施工高程应以水准基准点引测,在基础结束后引至柱上。 2、平面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基准点及沈阳华新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定位图为依据,并在四个方向上测设辅助基准控制点,将基准控制点保护好。在定位放线时,采用全站仪,测设基准控制点,采用经纬仪测设轴线控制网。 3、轴线位置的固定采用龙门板桩,水平标高在地面采用砼固定,四周设置栏杆保护,不准人员扰动。 4、工程基础部分施工时,将各个控制轴线,由经纬仪架设基坑周边标桩上直接向下传递。基础工程结束后,应将轴线传递至底层柱底部,上部楼层施工时,采用经纬仪传递,楼面的其它分轴线则采用钢卷尺丈量。另应在标桩处架设经纬仪进行复测,确定正确无
5、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竖向标高基准点布置及层高测量方法 1、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点,引测若干基准标高至建筑物内外墙面作为基准点。 2、引测至建筑物上的水准点需做好明显标记并进行保护。 3、以基准水准点为依据,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往返测量的方法,将高程引测至建筑物四边,用50m钢尺通过建筑物四边向上引测,然后用普通水准仪引测至所需部位,操作时应注意钢尺的温度修正值和检定后的修正值。使用之钢卷尺在开始测量前应打开、使之与空气充分接触,经10min后方可进行测量。 4、基准水准点的检测可根据沉降观测同时进行。 5、每层高程测设结束应做好资料整理,请业主及监理进行复核认可。
6、 [8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及测设方法 1、观测点布置在建筑物底层框架柱-loomm位置,采用予埋钢板,焊接20毫米圆钢制成弯钩形顶端做成球形,埋设完毕后对观测点采用防锈漆保护,防止因观察点锈蚀而影响精度。详见下图。 2、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做到固定人员观测,使用固定水准点,按规定的日期、方法、路线进行观测,整理数据。 3、沉降观测原则上结构每完成一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4、仪器采用DSZ水准仪及铟钢尺作往返观测。 5、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沉降情况的根据,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
7、测后确定数据。 6、前视各点观测完毕以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沉降观测计划表 6#、7#、8#、9#住宅楼观测情况 1层楼面砼完成初始沉降点设置、第1次观测 2层楼面砼完成第2次观测 3层楼面砼完成第3次观测 4层楼面砼完成第4次观测 5层第5次观测 6层第6次观测 7层第7次观测 8层第8次观测 9层第9次观测 10层第10次观测 11层第11次观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