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欺诈合同的民法调整.pdf

受欺诈合同的民法调整.pdf

ID:54600453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03

受欺诈合同的民法调整.pdf_第1页
受欺诈合同的民法调整.pdf_第2页
受欺诈合同的民法调整.pdf_第3页
受欺诈合同的民法调整.pdf_第4页
受欺诈合同的民法调整.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受欺诈合同的民法调整.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2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3月Vol.32No.2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Mar.1999受欺诈合同的民法调整胡仕湘白飞鹏摘要民法对受欺诈合同调整的特定思路是:维护意思自治,以意思表示是否自由、真实为判断合同效力的标准;区分欺诈行为与受欺诈的民事行为,重在对受欺诈人损失的补偿。我国民法学界的传统观点认为,规定欺诈合同无效,有利于加强国家对合同关系的干预,惩罚欺诈人。但笔者认为,规定欺诈合同为可撤销合同,更符合民法对受欺诈合同调整的特定思路。大陆法系民法对受欺诈合同的法律后果,区分相对人欺诈与第三人欺诈,分别作出规定,

2、并对为第三人利益缔结的合同中的欺诈问题和可撤销制度适用的排除作出规定,均值得我国起草统一合同法时借鉴。关键词民法合同意思自治欺诈作者简介胡仕湘,男,1936年2月生,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白飞鹏,男,1973年11月生,郑州大学法学院民商法96级硕士研究生。(郑州450052)欺诈,是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以维护意思自治为出发点,以意思表示是否自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对社会交易的正常运由、真实为判断标准,以补偿受欺诈人损失的方行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各个部门法都从各法实现保护与制裁的双重功能。民法调整受欺自的角度对它作出调整,其中民法的作用尤为诈合同的

3、基本思路是:令人瞩目。民法通过对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之(一)维护意思自治,以意思表示是否自由、效力及其后果的规定,充分保护了合同当事人真实为判断合同效力的标准。的权益,维护了社会经济秩序。我国的统一合同梁慧星先生认为,“民法最基本的原理为私→法正在起草过程中,其中关于合同欺诈的规定法自治原则。”所谓私法自治,是指个人可以几经反复。关于受欺诈合同的效力问题,学术界依照其自身的意思形成其私法上的权利义务关众说纷纭。所以,对该问题作一探讨,不但有理系。民法是市民社会的一般规则,它旨在维持社论上的价值,而且对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健全会生活的正常运作和经济流转的有序进行。在和完善也具有现实

4、意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同一商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劳动耗费存在差别,它们在一、民法调整受欺诈合同的基本思路市场上具有不同的价格。为了达到经济行为的合理化,商品生产者必须选择最有利的价格成民法是私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它在调整社交,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只有在会关系时,总能体现出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特排除了对参与交换者意志自由限制的前提下,点。对于合同欺诈问题,刑法侧重于直接制裁欺他们才能以相当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诈行为,以保护受欺诈人的利益;行政法,侧重价格,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因此,为了实现于加强合同管理来维护市场秩序;而民法则是市场关系的合理化

5、,发挥市场机制正常的竞争收稿日期:1998-09-22·86·胡仕湘白飞鹏受欺诈合同的民法调整与淘汰功能,就必须承认交换主体的意志自由。本身并无故意违法性,不应当承担不利的法律从思想观念发展的角度看,私法自治原则也是后果,法律应该通过对该设权行为之效力的评建立在人类向往自主抉择,并渴望把握自己命价去影响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运的观念基础上的。这种自由的理想发展到了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19世纪,更加发扬光大为个人自由主义,它要论:欺诈与受欺诈民事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求摆脱一切封建羁绊,自主行使个人权利。以上欺诈这种故意违法行为,可能是表示行为,也可种种原因,最终促

6、成了私法自治原则在现代民能是非表示行为;可能是直接在受欺诈人面前法中的确立,并使其发展成为民法最基本的理进行的,也可能是在其他人或通过报纸、电视等念之一。进入20世纪以来,学者们对绝对的意大众传媒进行的。欺诈行为本身早已突破了表思自治所产生的各种弊端多有指责,但私法自示行为的范围,而体现出了一种多样性,其目的治的基本精神却始终是民法的精髓所在,在民也不在于设定双方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关法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时得到充分的体现。受欺系,而在于置对方当事人于错误认识的境地。正诈合同是违反当事人真实意思而缔结的合同,是由于欺诈行为具有上述恶意违法性和形式多因而,维护意思自治理所当然地成为

7、民法调整样性的特点,刑法、民法、行政法等主要部门法,受欺诈合同的出发点。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各具特色的调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它与宣整,从而使欺诈行为人可能因此而承担多种法言、声明不同,在对事物作出价值宣示的同时,律责任。我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它还要依照其所宣示的价值取向设计各种制度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以合理配置社会利益关系。民事法律行为便是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同时,在分则第3章这样一种体现私法自治原则的制度。民事法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