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东圃立交市政化改造工程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东圃立交市政化改造工程

ID:5453291

大小:4.52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7-12-13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东圃立交市政化改造工程_第1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东圃立交市政化改造工程_第2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东圃立交市政化改造工程_第3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东圃立交市政化改造工程_第4页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东圃立交市政化改造工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_东圃立交市政化改造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圃立交市政化改造工程基坑开挖支护工程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广州市公路工程公司东圃立交市政化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2015年8月目录一、工程概述11.1、编制依据11.2、工程概况11.3、施工环境条件1二、施工安排52.1、施工设备52.2、人员组织62.3、前期准备6三、施工工艺流程73.1、方案确定73.2、基坑开挖流程8四、基坑支护施工方案84.1、钢板桩支护施工工艺10五、土方施工方法135.1、基坑排水系统135.2、基坑土方开挖135.3、基坑监测措施14六、雨天施工继

2、续措施15七、质量保证措施16八、安全文明保证措施168.1、安全技术规程168.2、深基坑作业安全保证措施188.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98.4、应急预案20附件:21一、工程概述1.1、编制依据1、东圃立交市政化改造工程一期工程设计图纸及工程设计资料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东南西环市政化-东圃立交改造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日期:20

3、15年03月03日。1.2、工程概况广州环城高速公路分为东环、南环、西环及北环4段,东环由广州世界大观附近的黄村立交起,跨过广园快速路、广深铁路、中山大道及黄埔大道,以东圃大桥跨过珠江北帝沙航道至海珠区新洲转入南环。东圃立交以实现东环高速与中山大道、黄圃大道等市政道路的交通转换设置的立交,位于广园快速以南,黄埔大道以北,车陂路以东,黄村大道以西。在本工程范围内,东环以南北走向。本工程为东圃立交市政化改造工程(一期工程)雨污配套排水工程改造工程,新建污水管道DN500~1000长度1806m,采用明挖

4、施工;新建雨水管d500~2000总长度2435m,渠箱4.0×2.0m、3.5×2.5m、2.5×2.0m、2.0×2.0m总长892m,明渠1.0×0.8m总长108m,采用明挖施工。1.3、施工环境条件1、工程地质条件(1)区域地质条件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上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包括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河流相冲积层(Q4al)、第四系上更新统河流相冲积层(Q3al)和残积层(Qel41),下卧基岩为白垩系上统(K2)碎屑岩,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含砾粉砂岩、砂砾岩、砾岩等。本工程

5、处于天河向斜东部扬起端。天河向斜位于沙河—天河—员村一线,呈北西—东西走向,北西端被广从断裂所切,槽部地层为黄花岗段(K2d2),两翼为三元里段(K2d1)和三水组(K1S)各段,岩层倾角一般10°~30°,东南扬起端及翼部圈闭开阔,其北、东、南三面均被断裂所围限。(2)地基土(岩)的构成和特征场区第四系覆盖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Q4ml)、全新统河流相冲积层(Q4al)、上更新统河流相冲积层(Q3al)及残积层(Qel),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碎屑岩(K2)。根据场地岩土层的成因、岩性和状态,自上而

6、下划分为:①人工填土层(Q4ml)杂填土:见于场区大部分地段,呈层状或似层状分布。灰黄色、褐灰色、杂色,稍湿,稍密。主要由碎石,碎砖块等建筑垃圾及粘性土组成,硬质物含量约30%~70%,顶部30cm多为砼路面。该层直接出露于地表,层厚1.20~5.00m,平均2.80m。统计轻型动力触探测试158次,锤击数N10=10.0~73.0击,平均37.0击。素填土:见于场区部分地段,呈似层状分布。褐灰色、灰黄色,很湿,稍密,主要由粉质粘土、砂土及碎石块组成,顶部30cm多为砼路面。层顶埋深0.00~3.0

7、0m,层厚1.20~4.50m,平均2.42m。统计轻型动力触探测试36次,锤击数N10=7.0~65.0击,平均25.2击。②第四系全新统河流相冲击层(Q4al)粉质粘土:见于场区大部分地段,呈层状或似层状分布。灰黄色,浅灰色,灰色,软塑,局部偏可塑状,砂感强烈。层顶埋深1.50~10.00m,层厚0.70~5.50m,平均1.92m。统计标准贯入测试10次,锤击数N=3.0~5.0击,平均3.7击;统计轻型动力触探59次,锤击数N10=10.0~40.0击,平均25.5击。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

8、分布范围较小,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分布。深灰色,流塑,含有机质,具臭味,局部夹薄层细砂。层顶埋深1.50~7.80m,层厚0.70~6.50m,平均2.57m。统计标准贯入测试22次,锤击数N=1.0~3.0击,平均1.5击。41细砂、淤泥质细砂:分布范围较小,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分布。灰色,灰黑色,饱和,松散,颗粒较均匀,含少量粘性土或淤泥质。层顶埋深0.70~9.50m,层厚0.70~9.50m,平均2.26m。统计标准贯入测试19次,锤击数N=2.0~5.0击,平均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