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浏阳六中彭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2.1条件概率浏阳六中彭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情景的分析,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2、过程与方法:掌握一些简单的条件概率的计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会进行简单的应用。二、重点,难点:1、重点:条件概率定义的理解。2、难点:条件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探究:三张奖券中只有一张能中奖,现分别由3名同学无放回地抽取,问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否比前两位小?若抽到中奖奖券用:“Y”表示,没抽到中奖奖券用:“”表示,那么三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共有三种可能:Y,Y,Y。用B
2、表示事件“最后一名同学抽到”,则B仅包含一个基本事件Y,由古典概率计算公式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P(B)=。思考?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抽到中奖奖券,那么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又是多少?因为已知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所以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Y和Y,而“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包含的基本事件仍是Y,由古典概率计算公式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不妨记为P(B
3、A),其中A表示事件“第一名同学没抽到中奖奖券”已知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为什么会影响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呢?在这个问题
4、中,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等价于知道事件A一定会发生,导致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必然在事件A中,从而影响事件B发生的概率,使得P(B
5、A)≠P(B)。思考?对于上面的事件A和事件B,P(B
6、A)与它们的概率有什关系呢?用Ω表示三名同学可能抽取的结果全体,则它由三个基本事件组成,即Ω={Y,Y,Y}。既然已知事件A必然发生,那么只需在A={Y,Y}的范围内考虑问题,即只有两个基本事件Y,Y,在事件A发生的情况下B发生,等价于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而事件AB中只含一个基本事件Y,因此P(B
7、A)==,其中n(A)和n(AB)分别表
8、示事件A和事件AB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另一方面,根据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P(AB)=,P(A)=其中n(Ω)表示Ω中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所以P(B
9、A)==/=因此,可以通过事件A和事件AB的概率来表示P(B
10、A)。条件概率定义一般地,设A,B为两个事件,且P(A)>0,称P(B
11、A)=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P(B
12、A)读作A发生的条件下B发生的概率。条件概率性质:1、0≤P(B
13、A)≤12、如果B和C是两个互斥事件,则P(B∪C
14、A)=P(B
15、A)+P(C
16、A)。例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
17、如果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道题,求:(1)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2)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的概率;(3)在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解: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第2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B,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B.(1)从5道题中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道的事件数为n()==20.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n(A)==12.于是.(2)因为n(AB)==6,所以.(3)解法1由(1)(2)可得,在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理科题的概.解法2因为n(AB)=6,n(A)=12,所以.例2一
18、张储蓄卡的密码共有6位数字,每位数字都可以从0~9中任选一个。某人在银行自动提款机上取钱时,忘记了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求:(1)任意按最后一位数字,不超过2次就按对的概率。(2)如果他记得密码的最后一位是偶数,不超过2次就按对的概率。解:设第i次按对密码为事件(i=1,2),则表示不超过2次就按对密码.(1)因为事件与事件互斥,由概率的加法公式得.(2)用B表示最后一位按偶数的事件,则.例3已知100件产品中有4件次品,无放回地从中抽取2次,每次抽取1件,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次都取到正品;(2)第一次取到正品,第二次取到正品
19、;(3)在第一次取到正品条件下,第二次取到正品;练习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1)两次都是正面的概率是多少?(2)在已知第一次出现正面向上的条件下,两次都是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练习2。.掷两颗均匀骰子,已知第一颗掷出6点,问“掷出点数之和不小于10”的概率是多少?练习3.。考虑恰有两个小孩的家庭,已知这个家庭有一个是男孩,问这时另一个小孩是女孩的概率是多少?(假定生男生女为等可能)课堂小结;1、条件概率定义:一般地,设A,B为两个事件,且P(A)>0,称P(B
20、A)=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P(B
21、
22、A)读作A发生的条件下B发生的概率。2、性质:(1)0≤P(A
23、B)≤1(2)如果B和C是两个互斥事件,则P(B∪C
24、A)=P(B
25、A)+P(C
26、A)作业:P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