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414466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6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之林。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又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它将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智、体等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融合性教育,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已成为当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学校的学科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参与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促进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拼搏精神,荣誉感和竞争意识的形成,同时也促进使学生在挫折、困难面前正视现实,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宽容,使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2、 一、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和创造想象。 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表现较多,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健康心理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学习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把培养全面的、和谐的人作为教育目标,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重其心理塑造,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格要素,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渗入心理健康辅导内容,结合教学环节进行心理教育,如把课堂教学、学生作业、实验、设计等方面有机地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个环节中去,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全面优化育人环境。 社会生存环境
3、是影响和制约人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受教育者只有在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中,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质、健康的心理。学校是育人场所,学校环境对学生个性形成及发展、心理健康水平的促进和提高起着主导作用。丰富的校园生活、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使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以陶冶、素质上有所提高,精神上得以升华。因此,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的文化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演讲比赛、辩论会,以及创文明班级等比赛,增强其参与意识;通过加强班集体建设,培育优良的班风,增强凝聚力。通过开展活动,增加同学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加深相互了解,消除孤独感和自卑感,丰富学生的精神
4、生活,创设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达到环境育心的目的。由于中小学生主要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而学科教育的课堂必须创设愉悦的环境,学生才愿意把自己融入教学环境中。所以,我认为只有融洽的教学气氛才能的发挥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才会投入轻松自然的学习情境之中,并将兴趣引到渴求新知识的境地。 二、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要从未成熟儿童期向逐渐成熟化的青春期交替转换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矛盾的心理,因此,很需要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他们顺利安全渡过青春发育期,并把这一时期转化为学习的最佳期,人生的黄金时代。作为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解学生的心
5、理变化情况,不能只教书不育人。学生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给学生做思想教育,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要知道心理疏导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也不等同于德育。心理疏导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教导,但倘若只有教导或只在说教,绝对不是心理疏导了。心理疏导也不仅仅是进行逻辑分析,给予忠告与建议,更不是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心理辅导也不是普通的会见,不是社交式的谈话,更不是指责、批评、嘲讽或恐吓;至于用同情的态度、行为去安慰与开解等,也都不是心理疏导。我们必须有计划地协助学生发展健全的个性,防止产生偏异心理的一种教育过程。指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其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此,要学会听
6、孩子们说心里话。现代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是通过信息反馈实现的。心里话的倾诉是教育的重要链条,因而成为不可缺少的信息通道。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以此为突破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的儿童备受家庭和社会的宠爱。他们从小受赞扬多,受批评少。过分的保护使他们不知受挫的滋味是什么,面对困难无所适从、惊惶失措。在教育中,可巧妙地创设情境,如设置难题、制造挫折等,使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也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而是需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后才能取得,以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懂得如何迎接困难的挑战,以适应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一个人健康与否,
7、不是看他有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素质已成为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目标。中小学教育理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以迎接人生新的挑战,这要求我们利用教学中的每一环节,实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课程设置上适当降低难度,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有序施教”,大胆创新,尽可能地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