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认识时间说课稿.docx

二上认识时间说课稿.docx

ID:54412161

大小:438.2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6

二上认识时间说课稿.docx_第1页
二上认识时间说课稿.docx_第2页
二上认识时间说课稿.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二上认识时间说课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识时间说课稿航空路小学陈雪菲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将就人教版第三册教材中“认识时间”一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与处理:在小学阶段时间的学习共分为三块:一年级的认识钟表和整时;二年级的时和分;三年级的年、月、日的认识,由此可以看出,在时间的学习上,本节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学生已学习过的认识整时、表内乘法,以及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我将教材P90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作为本课时教学内容。基于学生对半小时=30分从直观上比1时=60分更难以理解,所以我在例1的教学中通过活动先让生理解1时=60分,再引出半小时=30分的概念,将此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做了调整。二

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还要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及能力的培养,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水平,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为:1.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在钟面上分针走1“小格”是1分,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知道1时=60分,初步认识几时几分,能正确说出钟面上的时刻,读写几时几分。2.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结合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3.结合本课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生活性。教学重点:1.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2.能认、读、写几时几分教学难点:1.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2.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三、教学过程

3、与效果结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为:激趣导入→学习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高(一)激趣导入:首先,组织学生参与报数游戏,先让学生1个1个数,从1到12,再5个5个的数,从5到60,这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新授教学做好了铺垫。然后复习整时的认识,并让学生关注时针和分针的位置。(一)学习新知例11)l分的认识1.以故事情境导入新知学习,让学生尝试读时间,结合学生读的结果,用课件放大图引导学生认识1分、几分,指导学生观察1大格有5小格,1大格就是5分。2.师提问:分针从数字12走到2是几分,并说出依据。此时预设学生用几种不同的方法答出10分:①用乘法2×5,一大格是5分针,两

4、大格就是2个5等于10;②用加法5加5等于10;③一小格一小格地数出10小格。此时教师肯定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发现、学习,从而优化方法,并完成课本相关内容,最后师总结:分针走一圈有60小格,是60分。通过不断练习,强化学生记忆。2)认识半时、整时与分的关系这一环节设计了学生的小组活动,通过动手拨一拨从12时到1时,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变化,交流总结出:分针走一圈是60分,同时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引导学生观察12:30分针和时针的位置,从而发现分针走了一圈的一半,时针在12和1的正中间,所以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最后师对例1内容进行简单小结,从

5、而加深学生对新知的印象。例21)几时几分的读法1.课件出示例2前两个钟面,小组内尝试读时间,并引导学生说出从4时开始,分针分别走了5个小格、30个小格,教师板书呈现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强调4:05中零的不同处理,以及4:30也可以说成四时半。2.出示例2第三个钟面,学生尝试读写时间,请两种不同答案的学生演板,此处预设两种答案:①4:45②5:45,在全班进行辩论、分析,从而让学生明白:时针走过数字4,接近数字5,所以还是4时多。此处挑选不同答案作讨论,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既巩固学生对时间认读方法的掌握,也避免学生在练习时出现相同的错误。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认识时间的

6、方法。学生在整个知识新授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三)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让学生完成做一做,巩固认识时间方法。再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此题除了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去认读时间,还启发学生体会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将数学联系生活。2.接着我将练习二十三第2题进行重组,设计了几个学生易混淆的、易错的钟面,让学生用游戏形式来完成,在玩中学,并提高认识时间的准确性。4:505:508时半7:05(四)拓展提高让学生根据给定时间,要求在作业纸上画出分针的位置,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就是我对本节教学内容的阐述。

7、有不到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大家的聆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