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376998
大小:477.7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01
《低度工业化与城市传统手工业变迁:以近代济南为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麓州警列2014.03LANZHOUXUEKAN低度工业化与城市传统手工业变迁:以近代济南为例孟玲洲(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摘要]在近代济南“低度.x--&4t”局面下,城市传统手工业依靠“低度工业化”提供的发展空间和条件,依据工业化的结构来调整行业结构和生产结构,与现代工业形成产业互补关系,寻找生存空间,并且注意吸收工业化所提供的优势资源,来改变自身的相对落后性,经历了技术上的现代性转变,逐渐向机器工业过渡。在工业化的多重刺激下,城市传统手工业实现了对传统的突破,适应与创新是其生存之道。这体现了近代城市手工业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不能用保守与落后概而论之。城
2、市传统手_T-.3,k的近代转型反过来对近代工业化的推进产生了积极作用。现代化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没有脱离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利用了手13,k所提供的资源。在一定的地理与市场空间下,传统手工业与现代工业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与互补关系。[关键词]低度~_,lk4t;城市;传统手工业;棉织业;磨坊业[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92(2014)03—0044—05[收稿日期]2013—10—15[作者简介]孟玲洲,男,山东临朐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手工业史。[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
3、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B05)中国传统手工业在近代的遭遇与转型是经济史学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对此已有不少学者作了整体探讨。但从讨论的区域来看,多以乡村为主,对城市的传统手工业鲜有论述。文章以近代济南的棉织业和磨坊业为中心,对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城市传统手工业的转型进行详细考察,探讨工业化背景下城市手工业的生存之道以及工业化与城市传统手工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求对传统手工业在工业化中的作用有新的认识。一、低度工业化与城市传统手工业结构调整一般认为,中国的工业化开始于洋务运动。作为一个内陆型城市,济南的工业化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时人称“其勃兴之程度,实出常人意料之
4、外”。_l_(济南现代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纺纱、面粉、电力等行业方面。济南机器纺纱业源于1919年成立的鲁丰纱厂,以纺16支纱为主,兼纺20支及12支纱,产品在济南以及津浦路沿线销售。2l(H“’1930年代济南又建立了仁丰和成通两个大型纺纱厂。面粉业是济南工业现代化中一个重要的行业,现代化的程度也比较高。1915年济南创办了山东第一家机器面粉厂——丰年面粉厂。1928年时济南的面粉厂有十二家,数量位居全国第四位,其中10家面粉厂的资本共计五百二十万元,日生产能力达35450袋。l3I(啪’电力工业的发展是工业化的重要标志。济南电力工业开始于1905年创办的济南电气股份有限
5、公司。该公司所发电力主要供城市照明,但企业用电El益占据重要地位。1934年电灯用户数为20766户,每度电价格为两角,电力用户数210户,每度电价格仅两分到六分不等。该年总共售电3528826度,其中企业所用的电量为441307度,约占总数12.5%。‘济南市电气公司二十三年度营业概况统计表据此可知,企业电力用电的价格远远低于电灯用电价格,企业用电在电力消费中已占有一定地位。20世纪以来济南工业化进程逐步推进,但是工业化的程度还比较低。据统计,1935年济南市仅有6O家使用动力的44手工工场和现代工厂,因此可称济南的工业化为“低度工业化”。“低度工业化”给城市传统手工业的
6、发展留下了增长空间,同时又从原料、原动力、市场等方面创造了城市传统手工业近代转型的条件。纺纱业的发展解决了济南织布业的原料制约。济南面粉业的发展不仅为饮食品业、酱园业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原料,还催生了对面袋生产的新需求,一批生产面袋布的手工作坊和工场相继兴起。电力工业的发展则为济南工业提供了较蒸汽和柴油廉价的原动力。1935年济南6O家使用动力的企业中,34家企业以电力作原动力,占总数的一大半。_5电力在不同的手工行业中也被采用。在城市“低度工业化”之下,城市手工业根据市场变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市场格局,调整自身的生产结构,积极寻求谋生之道。作为中国的传统产业,棉织业在近代
7、经历了结构性的转型。开埠通商以来,洋纱击垮了中国的土纱业,但织布业却依靠洋纱而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民国初年济南织布工场兴起,1919年济南主要织布工场有11家。儿即卜’一战时期,济南兴起的本土机器纺纱业所提供的廉价棉纱有力推动了织布业的发展,1924年济南约有30余家织布厂坊,生产的布匹种类有提花布、爱国布、斜纹布等。【7j【P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济南织布业进入了一个比较快的发展时期,1934年织布工厂发展到110家,织布机计1154台,各工厂工徒共2863人,年产布约37万余匹,值160万余元。[]‘、加1937年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