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与再现的危机——兼论后现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及文化意义.pdf

后现代主义与再现的危机——兼论后现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及文化意义.pdf

ID:54376303

大小:551.9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01

后现代主义与再现的危机——兼论后现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及文化意义.pdf_第1页
后现代主义与再现的危机——兼论后现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及文化意义.pdf_第2页
后现代主义与再现的危机——兼论后现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及文化意义.pdf_第3页
后现代主义与再现的危机——兼论后现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及文化意义.pdf_第4页
后现代主义与再现的危机——兼论后现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及文化意义.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现代主义与再现的危机——兼论后现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及文化意义.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后现代主义与再现的危机木——兼论后现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及文化意义陈后亮内容提要自19世纪以来,传统的现实主义再现观出现危机,诱发现代主义用激进的反再现实验做出反应。反再现运动虽然部分克服了人们对传统再现的简单认识,但它极端自闭的文本主义倾向最终导致其关学观念和价值理想的破产。在后结构主义影响下兴起的后再现意识则既摆脱了现实主义再现观的幼稚,又没有重复现代主义反再现运动的极端路线,而是用戏仿的手法表现出它对后两者的理解和批判性质疑。这既体现为后现代文学的创作特点,也蕴含着积极的社会文化意义。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再现的危机反再现后再现戏仿2O世纪的最后

2、几十年是后现代主义的鼎作家不再关心如何更准确客观地再现外在现盛时期,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后现代主实,反倒专注于探究语言和形式在文学再现过义都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几乎与此同时,程中的作用。下面本文将重点讨论再现的危机“再现的危机”(crisisofrepresentation)也成出现的历史渊源,它在现代和后现代艺术中的为包括文学在内的所有艺术部门内的热点话表现,以及它为我们衡量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意题。虽然人们对造成这一危机的根源尚不能说义和文化价值提供的启示。清楚,甚至在究竟有没有这样一个危机的事实~、再现说的渊源与现实主义传统性存在上仍

3、未达成共识,但这都不妨碍人们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后现代主义与“再现在现代艺术理论中,“再现”是一个使用的危机”也并非两个仅在时间节点上发生巧频率非常高的术语,但实际上它作为一个理论合的理论命题,事实上,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最范畴在历史上出现的并不算早。根据皮特肯显著特征便是对“再现的危机”的表达与反(HannaF.Pitkin)的考证,英文“represent”思。从文学方面来说,再现的危机主要表现为源自拉丁语中的“repraesentare”,其本意为文学指涉对象的消失,写作成为罗兰·巴尔特“使某物现身、显现或再次显现”,而且仅指(Rolan

4、dBarthes)所谓的“不及物的行为”。让某个具体事物实实在在地呈现在某人面前。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琳达·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编号:12YJC752003)、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后现代主义与再现的危机”(编号:2012176)以及山东财经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30520)的阶段性成果。3国外文学2014年第1期(总第133期)后来它延伸出“在法庭上出庭接受传唤”之种模仿的本能,艺术模仿的对象并非表象世意,再到后来也可以指“利用某一物体来呈界,而是对深层次的本真世界的再现,因此艺现某些

5、抽象的东西”,比如某张面相可以体现术可以有助于人们认识世界。他说:“人们乐出某种美德等。直至近代以后,“再现”一词于观看艺术形象,因为通过对作品的观察,他才逐渐有了人们今天通常理解的概念,即们可以学到东西,并可就每个具体形象进行推“用某物作为符号来代替另一抽象的或具体的论,比如认为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是某某人。”@事物”。②模仿说在经历新古典主义、经验主义和实人们常把再现说的根源追溯至古希腊的模证主义等思想学说的混合强化后,最终在19仿论,但严格来讲,模仿与再现并非完全对等世纪前后凝结为非常牢固的现实主义再现观。的两个术语。如上所说,其实直到近代

6、之后,这种再现观有着一套未经证实的前提和假设,艺术上的再现概念才被普及开来,最早的艺术比如它认为艺术能够客观准确地再现(或者理论家们都主张再现并非模仿,因为他们都清说反映、剖析、刻画、捕获、描述、映照等)楚,一个人或一棵树是不可能在颜色或文字中外在现实世界;世界是第一位的、本体意义上被复制出来的。但由于多数译者在翻译柏拉图的存在,不受主观精神的影响,艺术是第二位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时经常把“mimesis”的,必须服从和符合于前者,评价艺术好坏的(米迈悉斯)一词不加区别地交替译为标准就在于它与现实符合的程度。从这两条还“imitation”

7、(模仿)和“representation”(再可以衍生出其他一些命题,比如艺术内容可以现),所以后来的人们便习惯于对这两个词的决定形式、再现的媒介和方式都不重要等。虽混用。③然亚里士多德早就注意到应该从再现的对象、模仿说被艾布拉姆斯(M.H.Abrams)媒介和方式这三个方面上来区分研究,但后誉为“最原始的美学理论”@,它最早由德谟两个方面还是被人们严重忽略了。语言和艺术克利特和苏格拉底等人创立,后经柏拉图和亚形式被想当然地认为是一种透明中立的再现工里士多德进一步拓展,最终形成统治西方艺术具,丝毫不会影响再现的效果。我们在日常生史长达两千多年

8、的主导理念。正如苏珊·桑塔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某作品真实再现格(SusanSontag)所评价的那样:“西方对艺了某某事物”,这种看法其实正是源自现实主术的全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