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pdf

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pdf

ID:54376201

大小:562.7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01

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pdf_第1页
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pdf_第2页
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pdf_第3页
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pdf_第4页
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吴大声,“”。,1989年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出乎意外的盲流冲击波之后对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中国农村城市化的目标模式,又引起了新的争议。有的同志认为中国的翻”,“,’城市化目标已到了非调整不可的时刻曾被誉为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道路和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转移模式由于规模效益差而无法承受商品经济的大风浪这次由于紧缩大‘’.”。“量农民离土又离乡涌向城市就证明了这一点结论是原有城市拓展空间和建设新,”。城这是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的必然趋势→(一)中国农村人口能向城市集中吗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并主要向城市转移,并不是新创造,而是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现在众,“”。多发展中

2、国家还正在走的路子可以说是一种全球模式这种模式好不好?对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的国家适不适应?走得通还是走不通?不妨作点具体分析、,、一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多半是靠剥夺本国农民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起家的人所共知对农民来说是一条充满苦难的道路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沿着发展大城,。,市的模式来实现本国的经济现代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实践证明效果也很不理想一方面,。,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使城市资源的利用到了极限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和农业生产则仍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有落空的危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从:,。实践中认识到大城市带来的严重城市问题所造成的损

3、失远远超过经济上的好处从60年代前后起,一些国家就纷纷制定调整城市化的政策措施。、,二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现实状况想依靠原有城市的拓展空间和建设新城的城市化道路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无法走通。,,第一中国的现实是面临城乡劳力过剩并存的局面城市不可能吸收容纳大量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力.,,.1由于人口政策上的失误中国不但人口总量多而且城乡人口分量都多这和西方、。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过剩城市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不同现在城市自身侮年新增劳,,。,动力数百万人需要安排据有关部门统计1989年中国城镇的待业率将突破连续5年稳定。、,,。在2肠的水平上升到35肠如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待业率有可能达到5肠突破4

4、肠的.。。警戒线就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城镇待业人员安置的难度在进一步扩大,,,,。2一955年中国全国城镇职工总数为13605万比1952年的z556万增加11752万这。。、是30多年来化了很大力气安排劳动就业的成果然而冗员很多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定员定,,“”,额以后现有职工中至少有20肠至30帕的富余人员即在职失业者需要寻求新的蔚业岗位。如果实行自动化的技术改造和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富余劳力将会更多。·.,3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而转为城市劳力的人数是很有限的据全面统计1979年至,1986年8年间全民单位从农村招收的职工为684万人县以上城镇集体单位从农村招收393万,,,。人合计107万人平均

5、每年仅为135万人↑需要强调说明的是1986年前后正是中国经,.,,济过热期间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不可能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力照此推算到本世纪末,,.各级城市能接受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力其极限不会超过30。万、,,、第二依靠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来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力将不是目前中国的国力财力所能承担的。.,,。1据有关部门测算城市每安排一个劳动力仅生产性投资就要一万多元加上人口、、、、、、,增加后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包括水电煤气道路住宅公交商业网点等)的投资’数字更大。这当然是中国现在的财力所不能承担的。而小城镇每安排一个劳力,据江苏省计,、,.需要提供生产商业服务方面的投资约5千元左右而这笔钱并不是由国家

6、投资的算.、,“”,2在价格改革工资改革各种关系没有理顺之前国家不得不严格控制农转非.,,城市不可能随意招收农村劳力人们知道由于种种历史因素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国家支付、、、、,,.的包括衣食住行用到公费医疗等各种各样补贴城市越大补贴越多198年天津,。,市人均享受补贴为50元北京市为560元↓此项改革将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大量增加城,。市人口国家财政将不堪重负·,,,,3至于建设新城也是不现实的最低估算到木世纪末农村将多余2亿劳力需建,,.400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至少投资2万亿元显然不可能,,,,.第三现有大城市超负荷运转已到了承载的极限再要拓宽空间将难以为继、、、城市作为自然物质(如土地水

7、源其他自然资源)和人工物质(各种基础设施)人,,.,类活动的承载体构成对立统一的人类生态系统必须保持两者的平衡现在中国大城市。的自然源已不允许人口再有更多的发展、,,三一些人主张发展大城市是强调城市的集聚规模效益并且常常引用恩格斯的一段。:“,,话来证明大城市发展的必然性思格斯说城市愈大搬到里面来就愈有利因为这里有,,;;铁路有运河有公路可以挑选的熟练工人愈来愈多由于建筑业中和机器制造中的竞,,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