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石油地质分析

第7讲石油地质分析

ID:5436228

大小:3.53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7-11-16

第7讲石油地质分析_第1页
第7讲石油地质分析_第2页
第7讲石油地质分析_第3页
第7讲石油地质分析_第4页
第7讲石油地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7讲石油地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讲:童亨茂资源与信息学院含油气盆地分析第七讲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学分析本讲提要序言一、盆地模拟分析二、盆地资源量计算三、盆地区带评价序言一个沉积盆地内油气藏的存在与否,以及盆地内油气远景的大小取决于生、储、盖、运、圈、保的条件、优劣和相互配置关系,是上述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上述基本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是盆地石油地质学分析的中心任务。这样,盆地的石油地质学分析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即盆地石油地质的基本条件分析和盆地评价。探井破坏源岩输油气藏烃源岩与油藏地球化学源岩特征,源岩预测;源岩生烃,源岩评价油气运聚动力学运

2、移方向,运移动力;运移时间,运移路线圈闭形成与演化圈闭形成,圈闭演化;圈闭预测,圈闭评价导层圈闭圈闭圈闭层区域盖油气是流体矿产资源序言盆地评价的重点内容为:研究油气形成和富集的基本条件,评价盆地的含油气远景,估算盆地的资源量,为中期战略提供依据。盆地模拟分析盆地资源量计算盆地区带评价一、盆地模拟分析盆地模拟是在盆地构造、沉积充填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盆地形成和演化的特点,以及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基本原理,建立盆地演化及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地质模型,并用适当的物理和化学方程描述其中涉及的各种地质过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3、,最后在计算机上从时间和空间上,重建盆地的构造演化和热演化,以及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数量和聚集的位置,为盆地定量研究和评价提供依据。1、盆地模拟的基本原理目前,完整的盆地模拟系统一般主要包括5个模型:埋藏史模型热史模型生烃史模型排烃史模型油气运聚史模型埋藏史模型根据地层的压实原理模拟地层的埋藏史,是整个模拟的基础常用的是一维和二维模型热史模型根据盆地中的热传递原理模拟盆地的热流史、地温史和有机质热演化史(成熟史)热流史(不同地质演化阶段)地温史(同一地层不同阶段的地温分布)有机质热演化史(烃源岩的成熟度的演化历史)

4、生烃史模型根据有机质热降解成烃的化学动力学原理模拟烃源岩的生烃史,计算烃源岩的生烃量。包括三类主要模拟方法,即化学动力学模型法,产烃率曲线法和物质平衡法。排烃史模型包括压实模型扩散模型渗流模型物质平衡模型油气运聚史模型流体史平衡法:主要以及油气的运移方向,确定有力聚集区可供聚集量模拟法:根据盆地中油气生、运、聚、散之间的关系,通过生成量、排出量和损失量来计算盆地内的油气的可供聚集丰度和可供聚集量。运聚模拟法:根据油气渗流力学原理模拟油气在地下的运聚过程,可模拟出油气的聚集位置和聚集量。盆地模拟流程2、盆地模拟的主要参

5、数3、盆地模拟的结果单井埋藏史曲线盆地构造发育史(二维或三维)古地温等值线图镜质体反射率等值线图生烃强度等值线图排烃强度等值线图流体史图油气聚集强度图二维或三维油气运聚成果图MKSR1井孔隙演化剖面单井埋藏史曲线Qusaiba热页岩沉积末、Sag期末和Pt3末古构造剖面Qusaibahotshell沉积阶段比较稳定;Pt3-€-O为裂陷作用阶段,发育伸展正断层。构造演化分析--平衡剖面分析Qusaiba期后古构造剖面Qusaiba沉积以后,剖面向西发生显著的掀斜作用,Qusaiba地层向东超覆的现象十分明显。并在掀斜

6、作用的同时发生一次挤压作用,形成MKSR1圈闭的雏形,并在MKSR1圈闭东侧热页岩等地层中发生逆冲断层作用,但断层强度有限。从反射特征看,热页岩顶在剖面范围内没有发生剥蚀作用,推测从剖面东端继续向东热页岩及下部地层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剥蚀。MKSR1构造及其以东地区,Qusaiba组顶部十分显著的削截现象。削截现象距剖面西端约30公里处就开始出现,向东逐渐增大,说明Qusaiba组在剖面范围内大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剥蚀,剥蚀量从西向东逐渐增大。从构造趋势分析,在剖面范围内,剥蚀量为0-830m。7422测线Unzaza

7、h期末和khuff期末古构造剖面Unzazah期和Khuff期是稳定的沉积阶段Minjur期末古构造剖面Minjur顶存在削截现象。根据剖面的削截特征,Minjur组遭受了区域性的剥蚀作用,不同区域剥蚀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是特别显著。具体的剥蚀量需要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才能确定,初步估计剥蚀量为100-350m,总体是由区域性的上升作用造成的。7422测线Aruma期末和Jubaila期末古构造剖面Jubaila-Sulaiy是较为稳定的沉积阶段7422测线Aruma期末古构造剖面Shaiba中-Wasia初期是

8、挤压褶皱变形期,本区的背斜圈闭主要在此阶段形成。Shaiba组沉积前(下幅图)基本上没有背斜构造(见下图)7422测线Wasia期末古构造剖面Wasia期为较为稳定的沉积阶段,在初期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压褶皱作用7422测线Aruma期末古构造剖面Shaiba中-Aruma期间接受稳定的海相沉积,Aruma末期发生了轻微的、继承性的挤压褶皱作用,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