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4辅助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

4104辅助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

ID:5433280

大小:1.58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7-12-12

4104辅助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_第1页
4104辅助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_第2页
4104辅助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_第3页
4104辅助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_第4页
4104辅助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4104辅助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西柳林煤矿有限公司第一章总则为了搞好安全生产,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坚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特编制4104辅助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与措施。一、探放水的目的根据矿井地质报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相关水患调查情况等,我矿掘进工作面受水威胁不不大,进行探放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保掘进安全无事故。二、编制依据:1.《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12月1日起执行2.《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3.《柳林煤矿安全专篇》(修改)2010年10月4.《柳林煤矿2011年采掘计划》(修改)三、探放水原则坚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58地

2、测防治水科山西柳林煤矿有限公司第二章矿井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山西柳林煤矿有限公司位于柳林县城西北8km处的屈家沟村附近,井田属河东煤田柳林精查勘探区。2009年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01220041068),批准开采4至8号煤层,井田面积8.9447km2,生产能力为120万t/a。矿井采用斜、立井综合开拓,以一个水平开采井田内4、5号煤层,水平标高为+745m,矿井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回风大巷沿井田中部东—西向平行布置,贯穿整个井田。三条大巷延伸到井田西部边界后形成系统,分别向南北布置采掘工作面。运输大巷辅设胶带运输机,担负矿井原煤运输任务;轨道大巷

3、辅设600mm单轨道,担负矿井材料等辅助运输任务,回风大巷为专用回风巷。矿井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采用长壁式全部垮落法采煤,采用悬移支架支护。矿井采用中央边界式通风方式,属高瓦斯矿井。井田位于柳林县城西北8km处的屈家沟村,行政区划属柳林县柳林镇。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0′41″~110°53′23″,北纬37°28′16″~37°30′12″。井田呈不规则多边形,井田东西长约3.70km,南北宽3.50km,面积8.9446km2。井田北与山西柳林县王家焉煤矿相邻,南与山西鑫飞毛家庄有限公司相邻,东与胡家垣煤矿(关闭)相邻,西与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沙曲矿相邻。5

4、8地测防治水科山西柳林煤矿有限公司井田东北边界附近有柳(林)—孟(门)公路通过,在柳林县城附近与太原—军渡公路和孝—柳铁路交汇,井田有简易公路与上述公路、铁路相连,经公路、铁路均可通往省内外各地,交通运输较为便利。(二)地形、地貌本井田属吕梁山系,地表大部为黄土覆盖,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侵蚀地形,为强烈切割的梁峁状黄土丘陵,冲沟密集而狭窄,形态多呈“V”形,与黄土梁、峁、垣相间分布,常见陡崖、黄土残柱及陷穴等微地貌景观。沟谷两侧及谷底有基岩零星出露。井田内由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综观井田地形,大致东高西低,东北高西南低。井田内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东部,标高1060.60m;最低点位于井田

5、西部的沟谷中,标高850.00m。最大相对高差210.60m,一般相对高差100-150m。(三)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矿井现开采4号煤层,生产规模为120万t/a,矿井主排水泵房和主水仓设在井底车场附近,水仓有效容积为2000m3。主排水泵房安装三台D155-67*4型离心式水泵,排水管直径194mm,电机功率200Kw/台,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能满足矿井最大涌出量的要求。两趟排水管路安设在混合平硐。另外在回风立井附近设置了一个采区水仓,容积均为1000m3。各安装D155-67*4型离心式水泵三台,电机功率200Kw/台。电压660V,单台额定流量45m3/

6、h,扬程125m,排水管直径110mm。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积水由小水泵抽排至采区水仓后进入主水仓,再由主水仓水泵集中排出地面。58地测防治水科山西柳林煤矿有限公司矿井主、副水仓容积及主排水泵和排水管路能力,能够满足矿井涌水量的要求。第三章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第一节矿井地质一、地层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中段,离柳矿区中西部边缘,井田内地表大部分为黄土覆盖,仅在较大沟谷中有基岩裸露,根据地表分布和钻孔揭露情况,井田范围沉积地层由下而上依次为: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埋藏于井田深部,地层厚度88.00-126.00m,平均106.00m,岩性底部多为角砾状石灰岩,中下部为泥灰岩、灰岩、含脉

7、状纤维质石膏或层状隐晶质石膏3-5层。上部为中厚层石灰岩,夹有薄层角砾状泥灰岩、泥岩。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平行不整合于下伏奥陶系灰岩之上。底部为鸡窝状山西式铁矿和浅灰色铝土岩,即铁铝层段。之上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泥岩、粉砂岩、和2-3层不稳定石灰岩及1-2层薄煤线。本组厚度16.00-39.00m,平均29.00m左右。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