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区域地理复习.docx

有感区域地理复习.docx

ID:54321935

大小:15.7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5

有感区域地理复习.docx_第1页
有感区域地理复习.docx_第2页
有感区域地理复习.docx_第3页
有感区域地理复习.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有感区域地理复习.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感区域地理复习从教的六七年来,一直在反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与高考的衔接问题,今年下半年又带高二文科进行区域地理复习时,结合往年高考题的认真分析,得到些许浅显的感想如下:一、近年来的区域地理高考试题分析:(一)区域地理命题的方式区域地理命题的方式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设置情景:1、以经纬线定位为背景,考查某一个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及工农业的区域开发;2、以案例为具体分析的对象,考查对某一个区域在开发过程中的评价,并将此评价扩展到世界区域的范围;3、以图形、表格为资料素材,考查对图形的理解以及图形变换的能力;4、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考查人类活动在区域开发、国土整治中的作用。总的命题线索一般为:特

2、定区域定位-------地理事物分布--------地理特征或地理背景(成因分析)---------区域开发(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二)区域地理的考查特点1、区域的认定区域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通过阅读“背景”材料(地图的、图表的、图像的、文字的等),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的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2、区域的比较与分析4试题多以地图、示意图、图表、

3、资料、文字等方式提供信息,这些信息有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气象、资源、能源等自然方面的内容,也有政区、人口、城市、农业、农产品、工业、工业品、环境与环境问题、区域开发与发展等人文方面的内容。题目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回答相关问题。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看出:区域比较、分析,是运用题目提供的信息或“条件”,针对题目的设问,进行信息组合、明确正确选项进行认定的过程;是针对设问,进行知识整合、组织答案的复杂思维活动。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区域差异的认定等。在区域比较、分析过程中,往往要运用高中地理学到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关的理论。二、区域

4、地理的复习要求:“文综的瓶颈是地理,地理的瓶颈是区域,区域的瓶颈是地图”。因此要:1、构建师生“脑中的地图”在地理高考中各类地理图、表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高考中各类地理图表共34幅)。教师要不时对学生强调,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学好地理图表,尤其是地图。要让学生经常性地填绘地理图表,使他们养成以图表辅助思维和记忆的习惯。尤其是复习有关经纬线、时区计算、太阳高度角和中国、世界区域地理的分布、气候等内容时,图表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大量地填绘地图,尽快帮助学生形成“脑中的地图”,这将会使学生今后的学习事半功倍。2、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复习区域地理,要紧的是建构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各区域的

5、空间观念。把区域地理涉及到的自然方面的、人文方面的内容落实到相应的地图上。要运用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还要明确地理事物空间发展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运用地图,“认识”区域的复习宜细不宜粗,中国地理总论和分区的复习,世界地理总论和分区及重点国家的复习都力求做到逐一在有经纬网的空白图上进行填图训练。要求学生能做到区域不论大小,内容不论详略的区域图都能正确认定。3、以“地图”的形式突出区域特征及差异的复习区域地理复习也要依据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特点,编制相应的知识结构,运用知识结构,全面地、系统地进行复习并突出“主干”内容的掌握。三、要善于总结规律技巧:4分析某一

6、区域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关键是对区域特征的了解和把握。日常复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比如:(1)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2)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3)西北地区灌溉农业优势:光热充足;制约因素:降水稀少,水源缺乏。(4)华北平原优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5)南方平原地区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制约因素;洪灾较

7、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坡面开垦→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坡面岩性);(2)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垦、过牧、樵采→荒漠化(降水较少,生态脆弱);(3)沼泽地开发→破坏湿地→气候恶化(干旱);(4)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减小→调节河流功能减弱→气候干旱、洪涝多发;(5)蒸发量大的地区不合理灌溉(漫灌)→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盐运动);(6)过度引水灌溉→河流中下游和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