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与生态系统(1)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1)

ID:5432134

大小:128.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7-11-12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1)_第1页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1)_第2页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1)_第3页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1)_第4页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1)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基本要求:掌握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并能举例、初步应用(难点)。掌握人类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制约关系。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3大组成部分,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重点)。基本掌握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难点)。基本掌握组成生物圈的生态系统概念。掌握植被类型的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垂直地带性概念。学会用人对生物圈的依赖关系来解释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重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生物圈是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3圈的交集:第7-1节生物圈的组成基本要求:基本掌握组成生物圈的生态系统概念。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分类体系。1、物质组成:全球生态系统—组成:

2、有机界和无机界(环境和生命)P1472、元素组成P147图7-13、系统组成P148表7-1:全球生态系统向次一级生态系统的分解(农业生态系统RURALECOSYSTEM-鱼塘、稻田、旱地、果林等)4、生物组成P148-150:4大类由简单到复杂的生物:原核微生物、原生生物、后生植物、后生动物。(一)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的体形微小,通常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是一类起源古老、结构简单的最原始的生物类群。有机体多为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集合而成的多细胞个体。但,其细胞内都没有明显的细胞核。这类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藻等。细菌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形状有球状、杆

3、状和螺旋状三类,分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按获取营养的方式,细菌可分为3类:异养、光自养和化学能自养。其中,绝大多数细菌是异养的,细胞内不含有叶绿素和叶绿素体,靠吸收其他的有机物维持生命活动。蓝藻又称蓝绿藻,是构造简单的、绿色自养生物。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几乎在所有水体和湿润环境中都可发现蓝藻。例如,冰面、地下深处的热泉中。(二)原生生物PROTIST/PROTOPHYTE与原核微生物不同,原生生物的细胞结构较完善。由于有了核膜,(关键是)细胞中产生了核,所以,原生生物属于真核生物。另外,原生生物的有机体除单细胞个体外,还有构造更为复杂的多细胞有机体。其繁殖方式也不像原核生物那

4、样主要依靠细胞的直接分裂而增殖。而是通过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来进行繁衍。由此来看,从生物进化上,原生生物比原核微生物前进了一大步。前者为母体产生一种小细胞,称为孢子,它可不经过结合而直接发育成与母体相似的个体;后者则为母细胞产生的小细胞,称为配子,其必须经过成对结合形成合子,或产生精、卵细胞,并结合成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合子=孢子+配子)。原生生物包括的主要门类有藻类、真菌、原生动物等。与原核微生物类似,原生生物主要分布在水域环境,但在陆地潮湿的环境,尤其是极端的环境中,原生生物很少。(三)后生植物包括所有的高等植物。有机体都是多细胞的,并有根、茎、叶的分化;大部分具有运输水

5、分和养分的输导组织维管束(VASCULARBUNDLE),部分没有VASCULARBUNDLE,如苔藓、地衣。另外,后生植物的生殖器官是多细胞的,精卵结合产生的合子在雌性生殖器官中发育,并受到良好的保护。所有这些特征保证和加强了后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根据演化方向和营养体结构的差异,后生植物又可分为:苔藓植物和维管植物。苔藓植物是后生植物比较原始的类型,多分布于陆地的潮湿阴暗的地方。其个体很小,没有维管束组织,高度多在l0cm左右以下,有茎、叶的分化,但无真根。维管植物,最大特征是体内有维管束组织和根、茎、叶的分化。从而,提高了输导水分和养分的效率,并具有高效的光合作用机能。维管

6、植物是后生植物中一个最大的类群,又分为3类:蕨类植物(Pteridophyte/Brake/Fern)、裸子植物(Gymnosperm)和被子植物(Angiosperm)。(四)后生动物多细胞生物。多个细胞因生理功能的不同,分化并形成组织;许多组织进一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和器官系统,如呼吸、消化、运动系统。其结构、构造十分复杂。尤其是在生存进化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的运动系统是后生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功能:觅食、逃避扑食者及寻求配偶。所有的后生动物都是异养的,根据性食可分为4类:食草、食肉、杂食、食腐。还有寄生的。除此之外,种类繁多,形体构造和进化程度差异极大是另一重要特征。因此,

7、也被划分出许多门类,如海绵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等等。其中以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种类最多,约有80~100万种,广泛分布于陆地上或水域中。第7-2节生物圈的结构基本要求:了解生物的地域分异概念和在地球表层系统的分布规律。掌握植被类型的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垂直地带性概念。1、生物量的垂直准正态分布结构:P105-152图7-2、7-3正态分布曲线2、水平方向上基本连续,但生物量不均匀:P152表7-1不同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巨大差异3、组成上的多级嵌套结构P15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