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279101
大小:205.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4-15
《自动浇灌机的设计和制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1现状………………………………………………………………………………21.1.2发展趋势…………………………………………………………………………21.2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1.2.1基础研究与设计开发……………………………………………………21.2.2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2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2.1应用场合和工作环境………………………………………………………………32
2、.2系统的预期功能和技术指标………………………………………………………32.2.1课题研究预期功能…………………………………………………………32.2.2系统技术指标………………………………………………………………32.3系统设计总体方案……………………………………………………………………42.3.1系统测控原理………………………………………………………………42.3.2系统总体设计……………………………………………………………42.4系统的工作原理………………………………………………………………………4第三章系统的硬件设计3.1单片机控制
3、系统设计…………………………………………………………………53.1.1单片机的选择…………………………………………………………………53.1.2AT89S52简介…………………………………………………………………63.1.3存储器的配置…………………………………………………………………83.1.4时钟电路与复位电路的设计…………………………………………………83.2太阳能电池板充电电路………………………………………………………………93.2.1充电芯片的选择……………………………………………………………93.2.2稳压电路的选择………………
4、………………………………………………113.2.3过充保护电路……………………………………………………………113.3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113.3.1传感器的选择…………………………………………………………………113.3.2输出控制电路的设计…………………………………………………………16第四章软件系统的设计4.1总体设计思想……………………………………………………………………………204.2传感器控制模块设计……………………………………………………………………21第五章结论5.1总结…
5、…………………………………………………………………………………235.2展望……………………………………………………………………………………23附表一……………………………………………………………………………………26附表二……………………………………………………………………………………31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人类生存的命脉,水的重要性已成为国际共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己为世界各国所重视。而就如何合理高效利用有限的淡水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己成为一个全球性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诸多缺水国家
6、之中,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低下使水资源在节流方面呈现巨大的挖掘潜力,因此节水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伴随着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学习,人们已没有很多时间去精心照顾自己种的花卉植物等,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可以代替人类劳动的产品。由于现在市场上很多的喷灌设备主要是是针对温室、露天农作物、森林等大面积植物喷灌,而对于家庭小面积喷灌系统设备几乎没有,也没有达到自动化的水平。现代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花卉、树木等绿色植物的喜爱和种植越来越多,然而以前对花木的浇灌、施肥等工作都需要靠人工来实现,由于现代生
7、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忙于工作而忘记定期、及时地为花卉补充水分及养料,或者由于放假回家而将花放在办公室没有人管理导致花木枯死。已有的浇水器需要有人控制或者定时的浇灌,不能根据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光照、水分、温度来实时调节植物生长环境的参数,不利于花木的成长,而且现在的名贵花如果因为以上原因而死亡得不偿失,鉴于以上情况,市场上急需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光照、温度、湿度及光照的变化自动将水分和及光补充给花木,达到定期、及时浇灌花木的花木自动浇灌器。1.1.1现状微灌技术研究在我国的起步并不算太晚,我国微灌技术的试验研究是从1974年引进墨西哥滴灌设备
8、开始的。先后经历了(1974-1980年)引进消化吸收,设备研制和应用试验与试点阶段;(1981-1986年)设备产品改进和应用试验研究与扩大试点推广阶段;(1987年至今)直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