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236156
大小: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15
《探寻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之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寻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之路靖边一小徐未云语文阅读教学,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它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也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通过对细节的想象,将自身的体验、情感与文字表达融合在一起。可是如今的一些语文课堂,却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课堂缺少师生对话,课文阅读缺少“悟”的能力培养,只重视“文”的分析,轻视了“语”的训练与指导,学生读不出作者藏在文字背后的意思,体会不了语言文章材料的“美感”。以上种种现象的存在,必须引起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那么,我们不由要问,是什么原因引起语
2、文阅读教学的种种弊端呢?从教师角度来分析:1.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听讲,学生课堂阅读没有足够的时间;2.阅读教学仍然以分析讲解为主要方式,阅读教学方法的单一化;3.课外阅读指导不得力;4.对阅读基础知识缺乏系统、有效的训练。5.多媒体化造成阅读教学的失色,抹杀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直接感受。从学生方面来分析:1.学生阅读兴趣不浓;2.阅读习惯不好,阅读时囫囵吞枣,一目十行;3.阅读方法不妥,缺乏深入思考,没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和做读书笔记习惯;4.阅读时间不足,学科作业太多和参与“五花八门”的补课,挤占了课外阅读的时间。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3、,才能张显课堂教学的活力,做到真实、朴实、扎实呢?一、注重“三品味”——品词、品句、品读1、品词品句。7品词不同于传统的词语分析。它不是机械的老师问学生答,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和文本对话;品词也不是随随便便地抓住几个词乱品,因为乱品不仅难以激发情感,反而会流于琐碎,破坏情感。真正的品词,应品“文眼”,也就是品文章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品能反映文章内涵、精神的关键词。对词句的比较、揣摩,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的主要方式。如《丰碑》一课中,将军看到一位战士冻僵后十分生气,他对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如果把这段中“吼”字
4、换成“喊”字,再和原句作比较,就会发现原句表达了将军当时无比悲痛的特殊情感,改动后情感的程度就大大减弱了。这样通过比较、揣摩、朗读,加深体验,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和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程度,感悟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奇妙。2、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品味性的读,其基本特征就是多次地、反复地、比较性地读,读出意境,读出情味。要理解、感悟、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情感,必然离不开品读。如《鸟的天堂》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教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这一个句子。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上,有的落在“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
5、上。显然学生对上下文的理解还不到位。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的有关句子,了解这句话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下文说的“许多棵”、“两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也就体会更深。阅读教学的根本,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读书,提高阅读能力。问出来的答案是干涩的,而读出来的感情是滋润的。因为读,用语感联结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从而使他感动。有疑问时读,茅塞顿开;有感悟时读,理解深入;品味语言时读,读出感情。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中,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3、教会学生有感情的朗读。7
6、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有感情地朗读已被广大教师普遍重视,可在这些朗读声中却隐藏着许多问题:一是教师仅满足于让学生出声地读出来,认为这就是学生在读书了。二是教师不进行科学朗读方法的指导、训练,学生自个儿在那唱读、拖声读、添词落字读,更谈不上有感情的朗读了。三是教师不提任何要求,读完也不进行检查、评价、矫正。所谓有感情地朗读,绝不是在人为技巧训练下拿腔拿调的读,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通、读懂、理解课文内容后,用自己的理解、感受去朗读表现课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感情朗读”。实践证明:阅读必须多读,多读必须有效,有效必须指导。指导必须有法。二、落实“三层次”
7、——感悟、积累、运用“感悟、积累、运用”是《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的语文教学流程,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就必须注重和突出“感悟、积累、运用”。因而,它就构成了阅读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是否体现出课堂教学的“三层次”,这也是我们评价一节语文课的硬指标。1、感悟。感悟,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悟”与“理解”最大的区别是:“理解”多是教师讲解而使学生懂;“感悟”贵在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心思考,张口品读。在课堂教学中提倡“感悟”而不是“满堂灌”,这体现了自主性课堂教学的新理念。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8、呢?①在画面中感悟。运用图片(书中插图)或电教手段,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