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课标”要求与“考纲”要求1.doc

初三数学“课标”要求与“考纲”要求1.doc

ID:54235520

大小:7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5

初三数学“课标”要求与“考纲”要求1.doc_第1页
初三数学“课标”要求与“考纲”要求1.doc_第2页
初三数学“课标”要求与“考纲”要求1.doc_第3页
初三数学“课标”要求与“考纲”要求1.doc_第4页
初三数学“课标”要求与“考纲”要求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数学“课标”要求与“考纲”要求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数学“课标”要求与“考纲”要求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2004年10月版)规定的初中阶段(六至九年级)的内容与要求,确定学业考试的内容及要求。考试内容水平层次、基本特征及其表述中所涉及的行为动词如下表所示:水平层级基本特征记忆水平(记为I)能识别和记住有关的数学事实材料,使之再认或再现;能在标准的情境中作简单的套用,或按照示例进行模仿用于表述的行为动词如:知道,了解,认识,感知,识别,初步体会,初步学会等解释性理解水平(记为II)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领会知识的本质,能用自己的语言

2、或转换方式正确表达知识内容;在一定的变式情境中能区分知识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会把简单变式转换为标准式,并解决有关的问题用于表述的行为动词如:说明,表达,解释,理解,懂得,领会,归纳,比较,推测,判断,转换,初步掌握,初步会用等探究性理解水平(记为III)能把握知识的本质及其内容、形式的变化;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或作归纳假设进行探索,能把具体现象上升为本质联系,从而解决问题;会对数学内容进行扩展或对数学问题进行延伸,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合理性、完整性、简捷性的评价和追求作有效的思考用于表述的行为动词如:掌握,推

3、导,证明,研究,讨论,选择,决策,解决问题,会用,总结,设计,评价等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相似形部分24.1-24.518课时)一、“课标”要求1.通过实例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相似形的概念,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关于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画图操作。理解相似比的意义,能根据相似比想像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并对放缩情况进行估计2.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在证明过程中体会运动观点与分类讨论方法。掌握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说明1)3.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总结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等性质,掌握它们的基本运用4

4、5.经历三角形相似与全等的类比过程,进一步体验类比思想、特殊与一般的辩证思想。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基本方法;掌握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以及对应的角平分线比、对应的中线比、对应的高的比的性质;知道三角形的重心。会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和实际问题。说明:证明和计算中,运用三角形全等或相似不超过两次,或同时运用三角形全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分别以一次为限。可通过例题了解射影定理及比例中项概念。二、“考纲”要求考点要求32.相似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II33.平行线分线

5、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III34.相似三角形的概念II3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III36.三角形的重心I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向量部分24.6-24.75课时)一、“课标”要求1.能说出点的平移和图形的平移的基本特征,认识平移与方向、距离的关系;通过点的平移引出有向线段;理解有向线段的意义2.通过实例和位移引入向量的有关概念;知道向量的要素及向量的表示;理解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平行向量、零向量的意义。3.通过位移直观认识向量的合成,得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归纳加法运算律;再指出向量加法

6、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几个向量相加的多边形法则。知道向量加法的交换律与平行四边行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加法逆运算的讨论引入向量的减法,类比有理数减法并利用相反向量,将向量减法转化为加法;或由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导出减法的三角形法则。会进行向量的加减运算,这里注重于对向量加减运算的直观认识。4.联系相似变换(放缩),由几个相同向量相加导出整数与向量的乘法,再规定实数与向量相乘的意义,并导出运算律。掌握数与向量的乘法运算及其运算律,建立数乘向量对于向量加法的分配律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之间的联系。6.通过与多

7、项式的有关运算进行类比,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通过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激发学习向量的兴趣。5说明:利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目的是显示向量的作用,并从中获得对于向量方法的初步认识;不要求会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二、“考纲”要求考点要求37.向量的有关概念II38.向量的表示I39.向量的加法和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II第二十五章锐角的三角比(11课时)一、“课标”要求1.理解锐角三角比的概念,会求特殊锐角的三角比值。2.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

8、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说明:锐角三角比只涉及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注重建立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对三角比之间的关系不作要求。二、“考纲”要求考点要求40.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II41.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III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11课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