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无条件预告解除权之畸形现状_对我国_劳动法_第31条规定之反思

ID:5421348

大小:191.2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10

劳动者无条件预告解除权之畸形现状_对我国_劳动法_第31条规定之反思_第1页
劳动者无条件预告解除权之畸形现状_对我国_劳动法_第31条规定之反思_第2页
劳动者无条件预告解除权之畸形现状_对我国_劳动法_第31条规定之反思_第3页
劳动者无条件预告解除权之畸形现状_对我国_劳动法_第31条规定之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劳动者无条件预告解除权之畸形现状_对我国_劳动法_第31条规定之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7卷!第3期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17No.3!!!!!!!!!!!!!!!!2004年9月JournalofLianyungangTechnicalCollege!Sept.2004文章编号:1009-4318(2004)03-0009-03劳动者无条件预告解除权之畸形现状对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之反思王旭冬(烟台大学法学院,山东烟台264005)摘!要:我国劳动法第31条赋予单方授予劳动者以无条件的预告解除权,其中暗含了严重的法理悖论。∀提前30日书面通知#仅是劳动者主观履行的程序,而非其单方预告解除权客观所需满足的条件。劳动法第31条由于授

2、权不均及将无条件的单方解除权泛化于一切类型的劳动合同,以及单一僵化的预告期规定模式造成了法理悖论及诸多实体法难题。应借鉴国外先进立法例,对简陋立法下畸形发展的劳动者预告解除权作出纠正。关键词:无条件的预告解除权;合同期限;预告期中图分类号:D922.5!!!!!!!!文献标识码: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实施以来,[2](p.80-81)之完善(劳动法)。#正是基于这种天然的亲合关系、血计划经济时代所遗留的僵死的劳动用人制度随之打破,劳动缘传承,决定了劳动合同与一般民事合同的共性远大于个性,合同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鼓励和提倡人才流动,使人尽其劳动合同

3、也必须生存于∀合同必须信守#原则的法力涵射之才,才尽其用。而劳动合同的解除作为一项促进劳动力自由下。只有在主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流动、优化配置的重要制度也为劳动法所青睐。我国劳动可能的情况下,合同继续存在已失去积极意义,将造成不适当法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规定了9个条文,其中有8个条文是的结果,才允许解除合同。这不仅是合同解除制度存在的依关于单方解除问题的。稍加观察即可发现,较之用人单位,法据,也表明合同的解除必须具备严格的条件,否则便是违约,律赋予劳动者的单方解除权甚为强大。而这种倾向性的价值不发生解除的法律效果,而产生违约责任。关怀在劳动法第31条

4、被发挥到极至,即规定∀劳动者解除可以说,凡是当事人对合同的解除均是事实上的违约,但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仅此若基于法定理由或当事人合意就可以使这种事实上的违约不而已,从而赋予了劳动者无条件的预告解除权。言外之意是受法律的否定性评价,不会上升为法律上的违约而承担违约劳动者只要履行了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这一程序或条件,便责任。也正是违约责任的存在使得合同必须信守原则成为可可解除劳动合同。众所周知,单方解除是合同一方当事人行能,缺失了违约责任,合同法将成为纯技术条款,合同将成为使解除权的意志行为,并不以对方是否同意为转移。相比较一纸空文。而根据劳动法第

5、31条规定,劳动者随意提前解约劳动者的特殊解除权(如劳动法第32条)而言,劳动者的无条却可置身于违约责任之外,因为该规定本身就构成了劳动者件预告解除权由于无法定理由之限制,极易导致权利滥用,从据以抗辩的法定理由,并进一步美其名曰∀劳动者的辞职而侵害对方权益,损及合同的效力和尊严。作为劳动市场中权#。[3]劳动者可违反合同必须信守的义务而又不承担责任,的弱势群体,劳动者受到法律的倾向保护本无可厚非,但法律合同必须信守的义务摇身一变成为可随意解约之特权。于是以简陋规定(如劳动法第31条)赋予劳动者极其泛化的无条乎,身为弱者的劳动者利用法律所赋予的调控枢纽,可轻易打件预告解除权

6、,未免矫枉过正,使得劳动单位的合法权益无从破劳动合同之法锁,将合同约束力随意消弭于无形,合同丧失保障。了尊严,法律迷失了秩序,而劳动单位的合法权益也因之常被一、劳动法第31条所产生的法理悖论撕扯的支离破碎。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我们为之顶礼膜在罗马法中,契约被定义为∀得到法律承认的债的协议#,拜的法律明确肯定了权利滥用的正当合法性,从而造就了如而债又被定义为当事人之间的∀法锁#[1](p.30)。可见自古以来,[4](p.95-100)此深刻的法理悖论和逻辑混乱。经法律承认的合同便对当事人双方有锁制约束效力,∀合同必也许有人辩称,劳动法第31条在赋予劳动者预告解除权须信守

7、#成为各国民法中的至上原则。而现代劳动法虽因其的同时也规定了其必须履行∀提前30日书面通知#的要件,否规范特殊的对象而日渐自成体系,但诚如法国学者勒内∃达维则违约责任便有了用武之地。但这显然过于牵强:∀提前30得所言,∀民法在我们的各类法律中起了基础学科的作用,法日书面通知#如此简单化的形式要件根本无法约束意欲辞职的其他门类曾以其为模式(行政法)或为某些类的关系努力使的劳动者,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大多劳动者都会对此限收稿日期:2004-05-27∃!10!∃!!!!!!!!!!!!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劳动者无条件预告解除权之畸形现状_对我国_劳动法_第31条规定之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7卷!第3期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17No.3!!!!!!!!!!!!!!!!2004年9月JournalofLianyungangTechnicalCollege!Sept.2004文章编号:1009-4318(2004)03-0009-03劳动者无条件预告解除权之畸形现状对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之反思王旭冬(烟台大学法学院,山东烟台264005)摘!要:我国劳动法第31条赋予单方授予劳动者以无条件的预告解除权,其中暗含了严重的法理悖论。∀提前30日书面通知#仅是劳动者主观履行的程序,而非其单方预告解除权客观所需满足的条件。劳动法第31条由于授

2、权不均及将无条件的单方解除权泛化于一切类型的劳动合同,以及单一僵化的预告期规定模式造成了法理悖论及诸多实体法难题。应借鉴国外先进立法例,对简陋立法下畸形发展的劳动者预告解除权作出纠正。关键词:无条件的预告解除权;合同期限;预告期中图分类号:D922.5!!!!!!!!文献标识码: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实施以来,[2](p.80-81)之完善(劳动法)。#正是基于这种天然的亲合关系、血计划经济时代所遗留的僵死的劳动用人制度随之打破,劳动缘传承,决定了劳动合同与一般民事合同的共性远大于个性,合同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鼓励和提倡人才流动,使人尽其劳动合同

3、也必须生存于∀合同必须信守#原则的法力涵射之才,才尽其用。而劳动合同的解除作为一项促进劳动力自由下。只有在主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流动、优化配置的重要制度也为劳动法所青睐。我国劳动可能的情况下,合同继续存在已失去积极意义,将造成不适当法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规定了9个条文,其中有8个条文是的结果,才允许解除合同。这不仅是合同解除制度存在的依关于单方解除问题的。稍加观察即可发现,较之用人单位,法据,也表明合同的解除必须具备严格的条件,否则便是违约,律赋予劳动者的单方解除权甚为强大。而这种倾向性的价值不发生解除的法律效果,而产生违约责任。关怀在劳动法第31条

4、被发挥到极至,即规定∀劳动者解除可以说,凡是当事人对合同的解除均是事实上的违约,但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仅此若基于法定理由或当事人合意就可以使这种事实上的违约不而已,从而赋予了劳动者无条件的预告解除权。言外之意是受法律的否定性评价,不会上升为法律上的违约而承担违约劳动者只要履行了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这一程序或条件,便责任。也正是违约责任的存在使得合同必须信守原则成为可可解除劳动合同。众所周知,单方解除是合同一方当事人行能,缺失了违约责任,合同法将成为纯技术条款,合同将成为使解除权的意志行为,并不以对方是否同意为转移。相比较一纸空文。而根据劳动法第

5、31条规定,劳动者随意提前解约劳动者的特殊解除权(如劳动法第32条)而言,劳动者的无条却可置身于违约责任之外,因为该规定本身就构成了劳动者件预告解除权由于无法定理由之限制,极易导致权利滥用,从据以抗辩的法定理由,并进一步美其名曰∀劳动者的辞职而侵害对方权益,损及合同的效力和尊严。作为劳动市场中权#。[3]劳动者可违反合同必须信守的义务而又不承担责任,的弱势群体,劳动者受到法律的倾向保护本无可厚非,但法律合同必须信守的义务摇身一变成为可随意解约之特权。于是以简陋规定(如劳动法第31条)赋予劳动者极其泛化的无条乎,身为弱者的劳动者利用法律所赋予的调控枢纽,可轻易打件预告解除权

6、,未免矫枉过正,使得劳动单位的合法权益无从破劳动合同之法锁,将合同约束力随意消弭于无形,合同丧失保障。了尊严,法律迷失了秩序,而劳动单位的合法权益也因之常被一、劳动法第31条所产生的法理悖论撕扯的支离破碎。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我们为之顶礼膜在罗马法中,契约被定义为∀得到法律承认的债的协议#,拜的法律明确肯定了权利滥用的正当合法性,从而造就了如而债又被定义为当事人之间的∀法锁#[1](p.30)。可见自古以来,[4](p.95-100)此深刻的法理悖论和逻辑混乱。经法律承认的合同便对当事人双方有锁制约束效力,∀合同必也许有人辩称,劳动法第31条在赋予劳动者预告解除权须信守

7、#成为各国民法中的至上原则。而现代劳动法虽因其的同时也规定了其必须履行∀提前30日书面通知#的要件,否规范特殊的对象而日渐自成体系,但诚如法国学者勒内∃达维则违约责任便有了用武之地。但这显然过于牵强:∀提前30得所言,∀民法在我们的各类法律中起了基础学科的作用,法日书面通知#如此简单化的形式要件根本无法约束意欲辞职的其他门类曾以其为模式(行政法)或为某些类的关系努力使的劳动者,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大多劳动者都会对此限收稿日期:2004-05-27∃!10!∃!!!!!!!!!!!!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