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哲学与经济学的双重演绎_黑格尔劳动哲学的逻辑嬗变_孙乐强

9哲学与经济学的双重演绎_黑格尔劳动哲学的逻辑嬗变_孙乐强

ID:5418424

大小:535.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10

9哲学与经济学的双重演绎_黑格尔劳动哲学的逻辑嬗变_孙乐强_第1页
9哲学与经济学的双重演绎_黑格尔劳动哲学的逻辑嬗变_孙乐强_第2页
9哲学与经济学的双重演绎_黑格尔劳动哲学的逻辑嬗变_孙乐强_第3页
9哲学与经济学的双重演绎_黑格尔劳动哲学的逻辑嬗变_孙乐强_第4页
9哲学与经济学的双重演绎_黑格尔劳动哲学的逻辑嬗变_孙乐强_第5页
资源描述:

《9哲学与经济学的双重演绎_黑格尔劳动哲学的逻辑嬗变_孙乐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1卷第4期2012年12月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哲学与经济学的双重演绎:黑格尔劳动哲学的逻辑嬗变*孙乐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摘要:黑格尔在不同时期对劳动分析的切入点是不同的:在图宾根时期,黑格尔把古希腊城邦共和国当做人类社会的黄金时期,把作为这个共和国基础的奴隶劳动看作为自由劳动;耶拿时期,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黑格尔放弃了原有的劳动崇拜的观点,以劳动对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中介为视角,分析了劳动的人类学意义,批判了机器生产和现代社会的“劳动体系”对劳动者造成的危害;而在《精神现象学》中,则以个体为视角,阐述了劳动在现代

2、主体诞生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最后在《法哲学原理》中从市民社会出发,集中阐述了抽象劳动带来的社会危害。黑格尔的劳动哲学实际上是以古典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的,他虽然提出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划分,但这与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存在着本质差异。关键词:黑格尔;劳动;抽象劳动;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图分类号】B51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287(2012)04-00015-08随着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德斯鸠、卢梭等人的著作。在这个过程中,黑格尔如何从思想史角度厘清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深受卢梭的影响,把古希腊城邦共和国看成是人范畴和基本理论的原创性,就

3、是一项具有重要意类历史上最辉煌的社会,并将其视为改造当前社[1]义的研究课题。而劳动和生产理论更是首当其冲会和国家的具体标本。在这种观点支配下,黑的问题。除了概念史的考察之外,思想史的研究格尔潜心研究了古希腊城邦共和国的组织形式。更是不可或缺的理论维度。在以往的研究中,我正是在研究的过程中,黑格尔讨论到了劳动问题。们主要集中于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梳理马他指出:“时间是这个天才(即希腊社会)的父亲,克思劳动和生产理论的逻辑变迁,而对黑格尔劳他毕生都始终是依赖于时间的,城邦是他的母亲、动哲学的考察还存在许多有待深化的问题。在宪法是他的助产士,宗教则是他的奶妈,她用五幕此

4、,笔者就以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全面梳理黑格尔剧来为她服务以帮助对他进行教育,而肉体运动劳动哲学逻辑的历史嬗变,为我们重新理解马克和精神运动的音乐则是一种空气一样的本质,它思的劳动和生产理论的原创意义提供理论支撑。是降落到地上来的,并且是由轻松的结合来加以稳固的,这种轻松的结合通过魔术的符咒抵御了一、图宾根时期的“劳动崇拜”一切破坏这种结合的企图,因为这种结合是完全根据罗森克兰茨和卢卡奇的指认,黑格尔是缠绕在他的本质之中的。这种结合的主要基础乃在图宾根时期(1789-1793年)走上学术之路的,是我们的需要,它是用自然界的多种多样的线编此时他主要阅读了一些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

5、、孟织而成的;因为他(希腊人)用每一根新的线把自*【收稿日期】2012-11-12【作者简介】孙乐强(1982-),男,安徽萧县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ZXC009);南京大学文科基金重点项目15哲学与经济学的双重演绎:黑格尔劳动哲学的逻辑嬗变己更牢固地和自然界结合在一起,他一点也不感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以到有什么强制,倒在这种自愿的增强结合和丰富及英国的工业革命。黑格尔在研究的过程中深受多彩的线中扩大了他的享受和排除了对他的生活斯图亚特和斯

6、密的影响,改变了对劳动的原有看设立的限度……他的需要也把他牢牢地束缚在大法,加深了对劳动问题的理解,为耶拿时期(1801地母亲之上,可是他对这种束缚进行加工,进行精-1807年)对劳动问题的分析奠定了经济学基础。制,用感情和幻想来美化它,在文艺女神的帮助下这一时期,黑格尔集中思考了劳动问题。用玫瑰花去装饰它,因此它可以把这些束缚当作第一,劳动的人类学意义,即劳动是实现主客他自己的作品,当作他自身的一部分,而在其中得体统一的根本途径。在1802年的《伦理体系》中,[2]274到愉快”。黑格尔指出,劳动就是“客体的毁灭,或直觉的毁[3]从黑格尔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黑格

7、灭”。到了1805~1806年耶拿讲稿中,黑格尔尔对待劳动的态度。城邦、宪法和宗教共同构成更加明确地把劳动定义为主体“对客体的有目的了希腊社会的组织形式,但它们不是互相冲突,而的消灭”。它推动了主客体的双重发展:一方面,是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那么,这种和谐的基础是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使客体超出了自什么呢?黑格尔回答是:需要;满足这种需要的方身的直接性,过渡到它的对立面即普遍性。式是什么呢?答曰:劳动。在这里,劳动显然不是第二,黑格尔认识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采取一种强制的方式,而是采取自由自愿的方式,方式是工场手工业时代的机器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