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与教学思索 .doc

剪纸艺术与教学思索 .doc

ID:54147987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13

剪纸艺术与教学思索 .doc_第1页
剪纸艺术与教学思索 .doc_第2页
剪纸艺术与教学思索 .doc_第3页
剪纸艺术与教学思索 .doc_第4页
剪纸艺术与教学思索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剪纸艺术与教学思索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剪纸艺术与教学思索剪纸艺术与教学思索剪纸艺术与教学思索剪纸艺术与教学思索剪纸艺术与教学思索  1剪纸艺术在中国民间源远流长  剪纸艺术在中国民间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以神奇的刀剪之功留黑布白、阴阳相间、反映大千,展示着中华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吉祥、喜庆、富贵、安康的内容使之成为一株散发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奇葩。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以中华各族劳动人民为主体而创造的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艺术,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艺术是一种在极薄的平面上剪、刻纹样的美术,它的起源应该说是从原始社

2、会的新石器时代算起,与美术的起源一致,它与早期历史上的石器、陶器以及骨玉、镂金等的工艺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剪纸的出现源于距今两千多年的汉代造纸术发明。现存我国出土的最早剪纸作品是公元541年的“对马”与“团花”,可见我国民间剪纸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已有相当的水平。这些剪纸出土于“丝绸之路”古道边即在高昌一带,证明当时剪纸的流行,经过中原到了边塞并说明这些民间剪纸向来与民俗的关系密切。我国剪纸艺术构思巧妙,大胆夸张,妙趣横生,惹人喜爱,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享有很高声誉,被人们视为艺术珍品收藏。诗人郭沫若对剪纸艺

3、术赞叹不已并热情赋诗赞道:“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剪纸又称剪花、窗花、刻纸,早在汉代司马迁《史记》中就记载了“剪桐封弟”的故事,记述周成王姬诵用梧桐叶剪成玉圭图像赠给他的弟弟姬虞。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之中,常采用象征手法和变形夸张手法,表现人民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具有浓烈的装饰效果。  2感受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并积淀下了丰富的内涵。自20世纪初开始逐渐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生性的剪纸;一种是近代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美术爱好者的作

4、品,他们或是美术家或是美术老师,还有一部分专职的剪刻工人。其作品在传承民间剪纸传统的基础上做了具有时代新意的开拓。在当代随着艺术及设计家的参与和开拓,又拓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创作。民间剪纸质朴刚健,现代剪纸新颖别致,它们各自都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感。  剪纸艺术表现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二度平面性:民间剪纸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门类,体现了一种特有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式,它提炼概括的是一种最简洁的平面造型语言。它通常将形象夸张变形,大胆取舍,从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2)

5、美化装饰性:民间艺术的装饰性,往往是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装饰性又是和民众的审美情趣联系在一起的,用剪纸艺术美化生活是民间剪纸艺术家的共识。在剪纸花样被妇女们选作刺绣底样时,它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就已经得到了现实的肯定。在中国民间,这类装饰性的剪纸被大量使用在春节习俗之中,如春节的窗花剪纸就是最能代表创作者的审美情趣的一种,最能体现民众的生活信仰。一副优秀的剪纸艺术作品应该强调装饰性。  3)象征表意性:民间剪纸在题材上的一大特点是采用托物寄情的寓意手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谐音法———以音象形的

6、表现手法。如花公鸡就在公鸡身上刻几朵花寓意吉利,梅花鹿就在鹿身上刻几朵梅花寓意福禄,刻上莲花和鲤鱼就寓意连年有余,这里以莲谐“连”,以鱼谐“余”。谐形法———将某一形象进行简化作为代表。如桃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鸳鸯象征爱情、松树象征长青不老、牡丹象征富贵等。  剪纸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形式美感:  1)构图之美:如构图的装饰化图案化。  2)线条之美:剪纸的线条万剪不断,如线线相连、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曲如胡须等。  3)造型之美:如夸张、变形、简洁、优美、

7、富有节奏感等。  4)色彩之美:如单纯、明快、冲击力强等。  3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与教学  剪纸艺术的传承:剪纸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有多种渠道,剪纸的教育教学是重要渠道之一。培养剪纸艺术的人才,一种是民间家庭的传授,即父母亲手传子女以剪纸手艺;一种是剪纸艺人师徒传授,即老师傅带徒弟;再就是自学,即晚辈向前辈讨教,学到一点算一点,在自学过程中有的在好作品中获得传摹临剪之益。这些教学方式在民间传统教学中历史是久长的。  剪纸教学的设置:《中国剪纸史》记录了民国时候兴办学校,小学、中学设有“劳音美”的功课,

8、劳即劳作、音即唱歌、美是图画。  1)20世纪30年代,小学的“劳作”课除了做刷子扎扫帚之外有的时候做灯和剪纸,但是剪纸的学时估计不多,一学期不过五六次,一度因其他功课时数增多便把“剪纸”的学时挤掉了。但在课外有时在老师指导下还有些活动。  2)新中国成立,一般中小学只设图画课,有相当长的时间学校没有剪纸的教学,不过有些美术教师自己喜爱剪纸,把图画课挤压时间出来作剪纸教学。杭州有一个小学由于校长热爱剪纸便安排一个班级在一个学期内教几节剪纸课,由于教学成绩出色这个学校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