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139257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3
《朗读,文字魅力之所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题目:朗读,文字魅力之所在——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作者姓名:刘璇作者单位:惠阳经济开发区莲塘面小学2012年9月27日朗读,文字魅力之所在——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惠阳经济开发区莲塘面小学刘璇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文字,在朗读中感受情感,在朗读中表达情意,让他们真正翱翔在文字浩瀚的蓝天之中。关键词:朗读、培养、指导、阅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因此,每当要学生独自完成阅读题目时,他们基本上是无从下手,而教师批改呢?也是怨声载道:“怎么回事啊,我都翻来覆去讲了那么多遍了,还是做成这样子······”哎,殊不知,一切皆是教师们“包办”的太多了。将“主动权”留给学生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
3、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愿意朗读,学会朗读,理解朗读的重要性,进而发挥朗读的最大作用来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呢?一、培养朗读兴趣俗话说:“做事有兴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要想学生喜爱朗读,就必须从兴趣方面着手。在我们的教材里,大部分的文章都是有故事情节的,为了让学生感受朗读的乐趣,我们可以根据故事情境,分角色朗读。例如一年级上册的识字儿歌《在一起》,这首儿歌有两个角色,小黄鸡和小黑鸡
4、。我带上小鸡的头饰,声情并茂的给孩子们朗读了一遍。孩子们听得意犹未尽时,我就乘机鼓励他们上台来分角色朗读。一时间,学生踊跃举手,积极朗读,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向高潮。现在,凡是有类似的识字儿歌,孩子们都很愿意开口去朗读,因为他们知道,这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小角色,在等待着他们去演绎呢。朗读兴趣的培养,还可以多种多样的,例如表演式朗读、竞赛式朗读、配乐式朗读等,对于这些形式,我就不一一例举了,但仍很期待和更多的从教者交流。二、指导朗读技巧当学生有了兴趣之后,教师应及时地给予技术上的指导,也就是朗读的技巧。
5、如果学生只靠兴趣去读一篇文章,是不能得其精髓,体会情感的,更加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所以,朗读技巧的正确运用是非常重要的。那怎样才能把握朗读技巧呢?我觉得要做到五到—耳到、手到、口到、眼到、心到。1、耳到在朗读一篇文章之前,教师必须先给学生做示范。这示范包括听录音和老师范读。为什么听完录音还要老师范读呢?因为录音里的声音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太真实,教师应该要学生充分感受到,现实的课堂中,自己也能朗读好,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感受朗读的美,将这份自信传递给学生。2、手到、口到、
6、眼到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在范读后,应提示学生做好笔记。例如在《中华少年》中的这一小段,“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雄狮从噩梦中奋起。”这里情绪是激动的、愤怒的,语调是高昂的,所以应提示学生把关键的字眼写上,待读时语调应随关键字眼起伏。另外,有不清楚地读音应快速查出,并读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之后的练习中有根据,有方法,进而巩固练习成果。3、心到其实这一步是跟手、口和眼是分不开的。在做好笔记和练习过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开拓思维,也就是再回看整篇文章,看看在老师范读的
7、基础上,能不能加入自己的理解。这一步,让学生把朗读技巧独自运用,对阅读教学有着很大地推动作用。三、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1、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就以一年级的学生为例,这些孩子虽然有经过几年的幼儿园生活,但学习课文的这一环节,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所以要从朗读的语感开始培养,然后再逐步推进。2、朗读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精髓。常言道:触景生情、
8、具体的情景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再辅助于声情并茂的朗读,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会到文章的精髓。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是一篇情感非常丰富的记叙文。学生只有置身其中去朗读全文,才能知道作者与伯父的感情,并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也正是置身其中的朗读,才能明白鲁迅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不同阶层人士的尊敬,甘愿冒着生命危险来吊唁鲁迅,从而把握整篇文章的精髓。最终发挥朗读的最大作用来实现阅读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