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资料

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资料

ID:5413663

大小:191.7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10

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资料_第1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资料_第2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资料_第3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资料_第4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文官网:xuewenpx.com2016年天津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资料学文教育温馨提示:各位考生在考前练习做题的同时,要注意学习好答案解析。【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资料——案例分析】一般资料:陈某,男,汉族,29岁,已婚,本科,某私企经理求助者自述:求助者出生在农村,在家中排行老四,上有三个姐姐,受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求助者便自然的成了这一家庭的核心。母亲对其溺爱有加,要什么给什么,父亲是小学教师,对求助者则非常严厉,要求也非常严格,要求每一件事都要做好,所以求助者在母亲的溺爱不养成了任性,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养成了严格

2、要求自己的习惯,做事完美的观念。求助者六岁读书,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在老师、同学与家长赞美声中顺利读完小学,并考入当地最好的一所中学,由于脱离了母亲的爱和父亲的管教,迷恋电子游戏,成绩很快下降,父亲知道后批评他是坏孩子,并一顿毒打,在其心中留下阴影,之后严格要求自己并顺利考入一所大学,由于学习刻苦努力,成绩突出同时担任班长,校学生会副主席,毕业时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持其考研,便放弃考研的机会,但很顺利的进入一家私营企业,由于求助者严格要求自己,凡事力求完美,加上机遇好,工作成绩突出,两年后提为经营部经理。在三个月前认识农村女

3、孩刘某,并很快坠入爱河同居。两月前结婚,蜜月后因求助者不会做家务,妻子说他懒散,不会体贴人,关心人,求助者认为妻子做事不够完美,拖拖拉拉抱怨,心烦,感到生活困难,无法与其生活,但是三个多月的感情真正付出不舍放弃,又担心分手后同事家人对他有非议,近期又因心烦工作中出现点差错,给老板带点损失,老板批评他工作不用心,求助者感到焦虑不安、心慌、心跳加快。出汗,觉得天快塌下来了,一周来工作效率下降,、晚上人睡难,妻子说他神经病,前天夜间做梦,梦见老婆和他吵架,说要和他离婚,感心慌加剧,头晕眼花乏力,到医院检查结果为:窦新性心律98议

4、分,偶发性室性早博,其他各种检查均属正常,医师说他可能是心理有问题,来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测量结果:a.EPQ:N65E30P40L31b.SAS:65c.SDS:40主诉:焦虑不安、心慌、沮丧,一个半月加重7天。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英俊,清瘦,衣着整洁,烟味浓,神情紧张不安,咨询合作,思维敏捷,条理清晰,说到母亲与妻子时,面带微笑,说到与妻子吵架领导批评时,情绪激动不安,要抽烟。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1.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请说明论断依据?答:1)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2)诊断依据如下:(一)根

5、据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个原则,排除精神病的诊断。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实的规定时便形成妄想。这些都是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称为同一性(或统一性)标准。在精神病学临床上,常把‘“自知力”作为是否有精神病的指标。本案例中的求助者有自知力,知道自己的状态并努力调整,最后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心理测

6、验显示该求助者属于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由学文官网:xuewenpx.com于矛盾是害怕与妻子离婚而感到焦虑,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表明他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该求助者自幼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事完美,表现出个性相对稳定,因此可排除精神障碍。(二)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根据许又新诊断三条标准,不能确诊为神经症。从病程标准看,该案例病程只有1个多月。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由一定现实因素激发,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精神痛苦程度可以自行调整。工作效率下降,但无回

7、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除外标储,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三)根据心理测验结果,考虑求助者为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有焦虑情绪。2.如果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请说出原理及其本案例中ABC分别是什么?答:1)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规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的问题。(一)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

8、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