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135790
大小:49.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3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柳先生传》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叫。我说课的题目是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下面我从教材、学情、学习方法、教学流程等方面进行说课。《五柳先生传》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本文是新课标要求
2、的初中生必背古诗文之一,因此要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达到背诵的目的。八年级下册学生已基本适应初中学习生活。求知欲旺盛,但对老师的课堂及教学水平有一定的自主评价,对老师有挑剔心理,并且这个阶段的学生不喜欢发言,常常在课堂上保持沉默,所以,教师不仅要以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素养让学生折服,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说,喜欢说,并且能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基于此,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运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情境,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用竞赛激励性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将本课学习目标设置如下:1、节奏分明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形成分析文章,把握主旨的能力。(知识与技能目标)2、通过读、疏、品、议、背的程序,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加以点拨,让学生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等方面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3、学习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教会学生辩证认识事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了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本文的重点是:1、疏通文
4、意,积累文言词语。2、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难点是:教会学生辩证认识事物的能力。本文设置一课时,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主要流程包括:读、疏、品、议、背五个环节。5魏书生老师曾说过:“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因此在教授课文之前,要设置精彩的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以启迪。我们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是否学过《桃花源记》?作者是谁?作者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的画面,
5、寄予了作者的政治理想,那么陶渊明的性格、爱好、生活状况又怎样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生活,看看他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接下来具体说说课文新授的环节:第一个环节:读(初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采用多种“读”的方式,如先跟读,再点名读、自由读、齐读、比赛读等。但读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初读的过程要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一个过程,所以,在这个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循序渐进的:先读准字音、停顿,再读准节奏,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出情感。最后,采用师生互评的方
6、式进行点评,改变老师单一评价的机制。强调读音和字形:性嗜酒(shi)造饮辄尽(zhe)(书空)短褐穿结(he)箪瓢屡空(dan)黔娄(qian)其言兹若人之俦乎?(chou)断句:曾不/吝情/去留。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提醒学生做笔记,断句主要根据语句意思来判断)第二个环节:疏(疏通)请同学们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如有不了解的请做好标记,向组内的同学请教。这一环节,学习目标是疏通文章大意。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突出课改理念。主要步骤如下:1、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看注释,疏通文意,组内交流不懂的词句意思。2、
7、自由提问,全班交流不能解决的问题。3、竞赛检测,反馈效果。以下检测题目,可作参考:1、重点词语解释因以为号焉()亲旧()造饮辄尽()()期在必醉()()5赞曰( ) 衔觞赋诗 ( )1、重点句子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第三个环节:品(品读)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志趣、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品味文
8、章的写法,进行适度赏析,提高鉴赏能力。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全体参与,让课堂“活”起来。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问题:1、文章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 A.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精神) B.从“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我们看到了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五柳先生。(性格) C.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看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