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普觉禅师语要

大慧普觉禅师语要

ID:5413100

大小:708.85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7-12-10

大慧普觉禅师语要_第1页
大慧普觉禅师语要_第2页
大慧普觉禅师语要_第3页
大慧普觉禅师语要_第4页
大慧普觉禅师语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慧普觉禅师语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临安府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要佛言。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佛境界。非是外境界有相佛。乃自觉圣智之境界也。决欲知此境界。不假庄严修证而得。当净意根下。无始时来客尘烦恼之染。如虚空之宽旷。远离意识中诸取。虚伪不实妄想。亦如虚空。则此无功用妙心所向。自然无滞碍矣(示李献臣)。又云。古德有言。寻牛须访迹。学道贵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所谓无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谓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着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染污。亦不住在无染污处。观身观心如梦如幻。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谓之真无心。且非口头说底无心。若未得真无心。只

2、据说底。与默照邪禅。何以异哉?但得本。莫愁末。空却此心是本。既得本。则种种语言。种种智慧。日用应物随缘。七颠八倒。或喜或怒。或好或恶。或顺或逆。皆末也。于随缘处能自觉知。则无少无剩(示黄伯成)。既学此道。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着。起一恶念。当急着精彩。拽转头来。若一向随他去。相续不断。非独障道。亦谓之无智慧人。昔沩山问懒安。汝十二时中。当何所务。安云牧牛。山云。汝作么生牧。安云。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山云。子真牧牛也。学道人。制恶念。当如懒安之牧牛。则久久自纯熟矣(示李献臣)。又云。他弓莫把。他马莫骑。他人之事莫知。此虽常言。亦可为入道之资粮。但常自检察。自旦至暮。

3、有甚利人自利之事。稍觉偏枯。当须自警不可忽也。又云。昔道林禅师。居秦望山长松之上。时人谓之鸟窠和尚。白1居易侍郎镇钱塘。特入山中谒之。乃问。禅师坐处甚危险。师曰。老僧有甚危险。侍郎险尤甚。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师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遂作礼而去。今欲省心力。莫管他三岁孩儿道得道不得。八十老人行得行不得。但诸恶莫作。便了此语。信也着。不信也着。请思之。又云。世人现行无明。矫而为善。善虽未至。岂不胜寡廉鲜耻。托善而为恶者。教中谓之因地不真。果招纡曲。苟能直心直行。直取无

4、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矣。尘劫来事。只在如今。如今会得。尘劫来事。即时瓦解冰消。如今不会。更经尘劫。亦只如是。如是之法亘古恒然。未尝移易一丝毫许。又云。世间尘劳之事。如钩锁连环。相续不断。得省便省。为无始时来习得熟。若不力与之争。日久月深。不知不觉。入得头深。腊月三十日。卒着手脚不办。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便从如今作事处。莫教颠错。如今作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又云。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佛忏悔。晚间纵口业骂詈人。次日依前礼佛忏悔。卒岁穷年。以为日课。此乃愚之甚也。殊不知。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谓之断相续心。一断永不复续。一忏永不复造。此吾佛忏悔之意。学道之士。不可不知也。又云

5、。学道人。十二时中。心意识常要寂静无事。亦须静坐。令心不放逸。身不动摇。久久习熟。自然身心宁怗。于道有趣向分。寂静波罗蜜定众生散乱妄觉耳。若执寂静处便为究竟。则被默照邪禅之所摄持矣梵语般若。此云智慧。未有明般若而贪欲瞋恚痴者。未有明般若而毒害众生者。作如此等事底。与般若背驰。焉得谓之智慧(示2陈次仲)。以生死事在念。则心术已正。心术既正。则日用应缘时。不着用力排遣。既不着排遣。则无邪非。无邪非则正念独脱。正念独脱则理随事变。理随事变则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则省力。才觉省力时。便是学此道得力处也。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示罗孟弼)。此事许聪明灵利汉担荷。若使聪明灵利。则无担荷分。聪明灵利

6、者虽易入。而难于保任。盖入处不甚深。而力弱故。若聪明灵利者。才闻善知识说着个中事。便眼目定动。早将心意识领解了也。似此者。自作障碍。永劫无有悟时。外鬼作殃犹可治。此乃家亲作崇。不可禳祷也。永嘉云。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兹心意识。此之谓也(示李献臣)。心意识之障道。甚于毒蛇猛虎。何以故。毒蛇猛虎尚可回避。聪明利智之士。以心意识为窟宅。行住坐卧。未尝顷刻不与之相酬酢。日久月深。不知不觉。与之打作一块。亦不是要作一块。为无始时来。行得这一路子熟。虽乍识得破。欲相远离。亦不可得。故曰。毒蛇猛虎尚可回避。而心意识。真是无你回避处(示罗孟弼)。士大夫。多以有所得心。求无所得法。何谓有所得心。聪明灵利思量

7、计较者是。何谓无所得法。思量不行计较不到。聪明灵利无处安著者是。不见释迦老子。在法华会上。舍利弗殷勤三请。直得无启口处。然后尽力道得个: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此是释迦老子究竟此事。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之椎轮也。昔雪峰真觉禅师。为此事之切。三度到投子。九度上洞山。因缘不相契。后闻德山周金刚主化。遂造其室。一日问德山。从上宗风。以何法示人,德山云。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示人。后又问。从上宗乘中事。学人还有分也无。德山拈拄杖便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